3月28日,以“京港携手,智引全球”为主题的京港科技创新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北京市科委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支持鼓励京港科创成果“引进来”和“走出去”。论坛上,举办了第八届“京港青创杯”创业大赛北京选拔赛,四个项目成功晋级总决赛。

本次论坛由京港两地多个部门主办。论坛围绕前沿技术、国际合作和国际金融等领域,从“产、学、研、金”等多维度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实现京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融合与互利共赢。


北京市科委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签署框架合作协议。主办方供图

京港两地将成立“出海服务中心”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汤健表示,北京已连续八年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中位居首位,是世界科技创新的沃土与高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与航运重要枢纽,凭借开放创新的生态系统和国际化人才的优势,成为联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战略支点。北京也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在京集聚发展,目前已认定外资研发中心221家,其中港资企业96家。她表示,京港两地秉持“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理念,不断深化合作,两地在共同搭建“京港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的基础上,构建起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体系。

去年,“京港研发加速中心”启动,推动包括驭势科技、云迹科技等北京优质科创企业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围绕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

在本次论坛签约环节,北京市科委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围绕支持鼓励京港科创成果“引进来”和“走出去”、支持“京港研发加速中心”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支持举办京港科创交流活动和建立科创政策互通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京港合作。

北京云迹科技与香港诺达机器人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围绕联合研发和市场开发开展全面合作。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陈祖恒介绍,4月中旬,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将联同中关村青创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香港成立“出海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资源和认证服务,支持企业善用香港国际化应用场景,加快产品技术出海迈向全球。


论坛上举办了对话环节。主办方供图

4个项目晋级第八届“京港青创杯”创业大赛决赛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头戏”,第八届“京港青创杯”创业大赛北京选拔赛正式开赛。本次大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生命健康等关键领域,通过日常系列活动和大赛,打通两地创新技术项目的沟通渠道,助力企业加速发展,推动两地在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上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阮慧贤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人工智能是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香港正全力发展人工智能成为关键产业,“除了去年底已经正式投入服务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之外,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V1大模型已于今年2月发布。此外,我们将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以促进人工智能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以及开拓场景的应用。”阮慧贤说,快速推动创科发展及落地应用,既需要技术前沿的科技企业,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京港青创杯”创业大赛是一个融合教育、科技与人才资源的平台,助力推动京港两地科技协同创新交流。

在评审嘉宾的专业评判下,虚拟机房——电网式算力调度网络、双碳战略NetZero纳滤发电研发及产业化系统、飞毯磁驱运载数智化代运营系统、新型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应用技术等四个项目成功晋级总决赛。这些项目将有机会与香港选拔赛晋级项目一同参加年底的总决赛,展示京港两地的科技创新成果与实力。


4个项目晋级第八届“京港青创杯”创业大赛总决赛。主办方供图

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透露,在中关村论坛之后,香港贸发局将再次与北京市科委携手组织一批在京科技企业到香港参加香港国际创科展,以及世界青年科学大会等活动。他认为,科技合作中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世界青年科学大会不仅服务国内人才出海,也服务全球科技人才,以及科研项目借助大湾区平台实现更快转化。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