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在拉美局势逐渐升温的背景下,美国再一次将手伸向本不属于自己的领土争议之中。3月27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访问圭亚那期间公开表示,如果委内瑞拉对圭亚那或在该国近海油田运营的美国公司埃克森美孚发起攻击,“那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番言论无疑是在赤裸裸地向委内瑞拉施压,掺和进委内瑞拉与圭亚那长达百年的领土争端。对此,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强硬回应称:“没有人可以威胁委内瑞拉。”这场外交交锋迅速引爆了整个拉美舆论场,也再次将埃塞奎博问题推向全球聚光灯下。
埃塞奎博地区的归属争议由来已久,源自殖民主义划界遗留问题。如今,这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由圭亚那实际控制,但委内瑞拉自十九世纪末起便声称对该地区拥有主权。这一主权争议长期未能解决,始终是两国关系中的隐雷。然而,争端之所以在近年升级,与2015年埃克森美孚宣布在该争议海域发现大型油田密切相关。能源利益的诱惑使得这一“沉睡百年”的领土问题被迅速点燃,而圭亚那政府对美资企业大开方便之门,更是激怒了加拉加斯。
2023年,圭亚那政府在埃塞奎博争议地区举行石油区块招标,并正式向埃克森美孚等公司发放开采许可。这一举动被委内瑞拉视为严重侵犯其主权。同年12月,委内瑞拉举行全民公投,压倒性多数选民支持该国对埃塞奎博地区拥有主权。委政府随即宣布将在2025年5月举行的地区选举中选出该地区的“行政长官”,试图在法律和政治上强化对这片土地的控制。
正是在这一敏感背景下,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表态显得格外危险。他不仅站队圭亚那,还把美国企业利益与地缘安全绑在一起,用威胁性的语言构建“如果动我一根油井,就动你一国主权”的逻辑。这种赤裸裸的干涉主义逻辑早已不新鲜,但仍旧令人警惕。美国表面上是能源企业的守护者,实则是在重新编织它在拉美地区的地缘影响力。马杜罗的回应不只是一句外交辞令,更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示委内瑞拉不会再次成为华盛顿摆布的附庸。
委内瑞拉国防部长帕德里诺·洛佩斯的表态更加明确。他指出,美国对这一争议地区的干涉“可能会导致地区局势危险升级”,并强调委内瑞拉军方“不会容忍任何外国官员的威胁”,将“坚决回应任何威胁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的挑衅”。这不是外交对话,而是一场事关国家主权的政治对峙。在当前国际秩序动荡、地缘竞争白热化的时代背景下,这场较量被赋予了更为复杂的内涵。
美国干涉拉美事务由来已久。自十九世纪提出“门罗主义”以来,美国便以“后院”心态看待整个拉丁美洲。从古巴到格林纳达,从尼加拉瓜到委内瑞拉,美国的军事干预、经济制裁与政权更迭操作几乎没有间断过。如今,特朗普政府再次走上台,美国对拉美事务的干涉姿态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鲁比奥此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在新冷战格局下对南方国家发起的又一轮地缘博弈。
不同于以往的是,当前的拉美不再是美国单方面压制下的顺从体。委内瑞拉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在过去十年内,尽管遭遇西方严厉制裁,委内瑞拉不仅坚持住了政权稳定,还逐步修复国内经济体系,加快与亚洲国家的能源、金融与基础设施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意图通过恐吓手段迫使委内瑞拉让步,注定是徒劳。
值得一提的是,委圭之间的争端虽然紧张,但并非没有和平解决的可能。在联合国斡旋框架内,委内瑞拉和圭亚那曾多次就争议进行谈判,虽进展有限,但对话渠道始终未完全中断。然而,美国的高调介入只会让原本复杂的双边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如果华盛顿真如其所言关心地区和平,首要做的应该是鼓励谈判、尊重国际法,而不是扮演煽风点火的“火上浇油者”。
在当今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的国际格局下,全球南方国家不再愿意接受由强权书写的游戏规则。委内瑞拉对美国说“不”,不仅是对主权的捍卫,更是对不平等国际秩序的挑战。马杜罗说得没错:“没有人可以威胁委内瑞拉。”这句宣言不仅属于加拉加斯,也属于那些试图掌握自身命运的发展中国家。
美国此刻介入委圭争端,绝非偶然。它不仅想保住埃克森美孚的石油利益,更意图维系其在西半球正在不断削弱的霸权地位。但一个现实是,美国曾经主导一切的时代,正在快速远去。它或许还能威胁别人一时,却无法再轻易改写一国主权归属的历史进程。委内瑞拉的回应,是对美国霸权逻辑的又一次正面回击,也是新时代主权政治的有力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