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的长安街到上海的陆家嘴,从川藏线的蜿蜒山路到海南环岛高速的滨海大道(参数丨图片),中国复杂多样的路况对汽车轮胎提出了更严苛、更全面的性能要求。作为全球领先的轮胎制造商,德国马牌深谙这一挑战背后的机遇。1871年成立、2006年入华,德国马牌依靠150余年研发技术积淀,以及“立足市场,服务市场”的经营战略,在中国开拓覆盖全场景的多元产品矩阵,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持续书写着外资品牌与中国消费者的双向奔赴。
多元产品矩阵满足细分需求
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唯一的接触面,德国马牌始终秉持“零事故”的品牌愿景,以匠心打造每一款轮胎,通过"细分场景+精准技术"的组合拳,以德国马牌第七代轮胎产品为首,打造全场景立体化的产品生态,提供赛道级高性能运动轮胎(SportContact 7)、豪华型运动轮胎(MaxContact MC7)、豪华舒适型轮胎(ComfortContact CC7)、豪华均衡型轮胎(UltraContact UC7)、冬季轮胎(NorthContact NC7)等多款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卓越的安全守护与出行体验。
作为德国马牌高性能系列旗舰产品,赛道级高性能运动轮胎SportContact 7专为追求高性能驾控体验的用户打造。采用第三代BlackChili赛道级橡胶配方和自适应花纹技术,SportContact 7的花纹结构能够根据不同行驶路况进行自适应调整,提供卓越抓地力,保障干湿地面具备同等优异的操控表现,为车主提供驾驶信心;同时,根据不同车型的重量分布特点和驱动形式,提供不同胎体结构设计,为用户“量身”订做,打造专属的、定制化的高性能驾驶体验。
德国马牌SportContact 7轮胎
德国马牌MaxContact MC7轮胎上市发布会
首款新能源轮胎eContact全系标配德国马牌王牌黑科技——ContiSeal自修补技术,通过在轮胎内部涂覆高粘性密封层,可即时包裹住扎穿轮胎的直径5毫米内的异物,自动密封穿刺孔洞,降低轮胎漏气及爆胎的风险;部分规格还可选配ContiSilent静音科技,融合多层降噪设计,显著提高轮胎的降噪能力。高科技的加持,能够减少用户的补胎频率、降低维护成本,同时提升驾乘品质,充分契合新能源车用户对安全与静谧性的高需求。
从“德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依托“立足市场,服务市场”的经营战略,为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消费者,德国马牌于2011年在中国合肥设立生产基地,目前的本土化采购比例达到90%以上。2024年6月,合肥工厂四期扩建项目投产,预计满产后,该工厂年产能将提升至每年1800万条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这标志着德国马牌从“德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深度转型,构建外资品牌本土化运营的标杆范式。
德国马牌合肥工厂
除了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服务方面,德国马牌也一直把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为提升用户消费体验,品牌推出“马上无忧”省心服务,让用户享受从选胎、购胎到用胎的一站式省心体验。针对中国市场线上购物广泛普及的特点,德国马牌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360°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天猫、京东、微信小程序、抖音、高德地图、美团等平台进行线上购胎。同时,德国马牌通过30分钟快配服务,有效解决了消费者临时换胎需求,确保其在短时间内完成配送服务,进一步完成轮胎的更换和安装,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让车主能够便捷地享受高品质门店服务。
为了防止假冒伪劣轮胎扰乱市场秩序,让消费者用得放心,德国马牌还提供正品溯源查询服务,用户可以对购买产品进行鉴别与验证。此外,针对所有购买轮胎产品的消费者,德国马牌还提供贴心的产品延保服务。通过官方渠道购买的德国马牌轮胎产品,在注册延保一年内,若因撞击损伤导致轮胎出现鼓包或爆胎故障,可免费更换新轮胎。作为行业内首批整合产品、渠道和服务的品牌,德国马牌通过覆盖售前、售中和售后全流程,为用户创造便捷、愉悦的购物体验。
从1882年发明世界第一条可拆卸轮胎,到如今在中国市场的深耕细作,德国马牌坚持倾听消费者需求,以技术创新重构价值链条,坚持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轮胎产品和服务。品牌坚信,在车轮与道路的永恒对话中,德国马牌轮胎的温度,始终驶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