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建议大家春天饮食省酸增甘。

春天是万象更新的季节,到处呈现出生命的蓬勃景象。我们的身体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慢效率运行,各个器官也开始在暖洋洋的春风中变得活跃起来。但是,春天反复无常的气候变化也对人体的机体免疫系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人体必需适时调整原来的功能,才能适应新的气候。调整的过程也就是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的过程,在这期间适当的喝茶,补充机体需要的能量,再合适不过。



天气的反复无常,对人体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一种忽快忽慢的不稳定状态,体内阴阳之气很难趋于平衡,容易导致生理机能紊乱而出现日常所说的“上火”现象,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咽干疼痛、口舌生疮、鼻腔火辣、嘴唇干裂、眼睛红赤干涩、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虽然问题不大,却给人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任其发展,将为日后的健康埋下隐患,所以,应尽早清除体内的郁热之火,恢复体内的健康环境。要“灭火”其实也不难,只要注意日常饮食即可。在食物口味的选择上,适宜多吃清淡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过咸的食物,生葱、生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的调味品也应少食,以免破坏肠胃、损害皮肤的健康。

春季又可分为早春、仲春、晚春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自然环境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应人的五味饮食,也要适当的做出调整。

早春时期,冬日的阴冷寒气渐渐消退,阳气开始升发,但此时的气候仍然寒冷,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来抵御外环境的寒气,所以在早春时节应选择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根据中医学“春夏养阳”的理论,此时可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芥末等辛辣味的食物,不仅能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而且这些食材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有很好的杀菌防病的功效。这个时节宜少吃性寒的食品,以免阻遏了身体阳气的生发,使得体内寒凉大量堆积,对健康不利。在主食方面,可选择甜度较大、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蛋白质,同时,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的摄入量。



古人云,春应在肝。肝禀风木,仲春时节肝气随万物生发而偏于亢盛。中医学认为,肝亢可伤脾(木克土),影响脾胃运化。因此,药王孙思邈曾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甜味食品是入脾的,所以,在仲春季节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等甜味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另外,这个时期应适当增加野菜的摄入,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香椿等。这些野菜长于山野田间,吸取日月精华而成,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春的礼物。野菜中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部分品种的野菜营养素的含量比栽种的蔬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且野菜中的植物纤维非常丰富,对于缓解春日上火引起的便秘有很好的疗效。仲春虽然气温比早春要高一些,但天气变化仍然较大,气温骤冷骤热,饮食方面仍然要少吃咸、苦的食物。在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增加青菜的食用量,减少肉类的食用。

晚春的天气状况比较稳定,气温日渐升高,阳气生发旺盛,容易引动体内郁热而生肝火,或导致体内津液外泄。我们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还可多食清解里热、滋养肝脏、性凉味甘的水果,如香蕉、生梨、甘蔗或干果柿饼之类。把新鲜水果榨成果汁,佐以蜂蜜,能起到生津润燥的效果。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应少食。

内容说明:文中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