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短短两个月,广东阳江和浙江宁波的服务区接连出现划胎诈补事件。车主停车几分钟,轮胎就被动手脚,汽修人员随后精准现身高价维修。



  • 阳江服务区那场5分钟的精准狩猎

今年2月4日,广东阳江某服务区发生了一出黑色幽默。一位小米SU7车主停车上厕所,仅仅5分钟,手机就收到胎压异常的警报。返回时,汽修工已经等在车旁“热心帮忙”。



车载监控拍下全过程:一名60岁男子拿着工具快速划破轮胎侧壁,这个位置无法修补,只能更换,而小米原厂轮胎一个就要1800元。



更扎心的是,当天至少3辆车遭遇同样套路。有网友爆料,这个服务区以前就出过类似事情,但多数车主因为没有证据只能认栽。这次全靠小米的行车监控,嫌疑人才被刑拘。



  • 宁波慈城服务区的高价换胎连环局

阳江的事还没凉,3月26日,浙江宁波慈城服务区又上演了同样戏码。一位奔驰车主加油后,车胎突然漏气,被迫花1280元换胎,而网上同款轮胎才卖500多。更巧的是,几分钟后一辆奥迪A8也因同样问题进店维修,两辆车的轮胎伤口都找不到钉子或铁片,明显是人为割破。







车主怀疑是汽修店设局,但苦于没监控证据,只能上网曝光。没想到舆论发酵后,店家主动退了钱,反而坐实了心虚。



























讽刺的是,这个服务区2015年就被投诉过类似问题,却一直以“偶然事件”搪塞过去。



  • 割胎重灾区

为什么服务区成了割胎重灾区?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天价承包费,一个服务区年租金高达50万到100万,逼得商家只能宰客回本。
  2. 补胎收费300到800元,比市场价贵5到10倍,换胎再加价40%以上。
  3. 作案团队分工明确,有望风的、动手的、接待的,3分钟就能搞定一单。
比如湖南某服务区曾被曝往路面撒钉子,当月补胎收入直接翻三倍;还有浙江货车司机不肯换高价轮胎,结果第二天其他轮胎全被扎破。



  • 轮胎刺客

这些割胎骗局为何屡禁不止?三大原因:

  1. 单次损失不足5000元只能算治安案件,违法成本太低。
  2. 服务区把责任推给外包公司,但按照消保法,管理方必须担责。
  3. 多数服务区监控有盲区,车主没行车记录仪就只能吃哑巴亏。
阳江事件里,要不是小米汽车拍下铁证,嫌疑人恐怕还能继续作案。



  • 车主自救指南

普通人遇上这种事怎么办?记住这三招:

  1. 停车时避开汽修店附近的“黄金车位”,全程开哨兵模式。
  2. 发现异常立刻拍照报警,索要维修明细和发票。
  3. 通过督查平台投诉,或在社交平台曝光。
另外要小心,现在宰客手段已经升级,比如恐吓你机油变质、电瓶老化,专挑不懂车的人下手。



  • 结语

从阳江到宁波,服务区乱象不是偶然,而是监管放水和利益勾结的结果。如果不改革承包制、不强制全覆盖监控,再多的行车记录仪也防不住黑手。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 信息来源:
  1. 凤凰网《警方通报车辆在服务区被划胎诈补》
  2. 极目新闻《服务区划胎案坚决不和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