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剧照 图源网络
有点本事的人一定是脾气大吗?
文/宋勇
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大凡有点本事的人都是脾气很大的,真的是这样吗?我一直是将信将疑的。我想,脾气与本事应该没有直接关系,不能划等号,这只能是个人素质和自身修养的原因。而且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或者遇到点事,才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及思考。
春节期间,朋友老张跟我聊天时,说到了他的一段亲身经历,他所经历的故事与上面所说的这个问题很类似,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下面我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分享出来,一起共勉。
1
那一年老张30多岁,在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工作已经快十年了,作为生产车间一名工作多年的老操作工,他积累了很丰富的实践经验,也算是车间的生产骨干了。他常说,干我们这一行,虽说没有啥技术含量,却非常地讲究经验积累,而这些经验又是书本上学不到的,非得亲自实践不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大大小小的国营企业里,为了解决本单位家属子女的就业困难,各厂都兴办了自己的劳动服务公司,性质为集体所有制。老张所在的工厂也一样,成立了一个劳动服务公司,可公司成立了,却没有自己的产品或其它服务类的项目,怎么办?只能依靠所在的工厂了,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于是,厂里就决定把老张他们车间一个工序的中间体产品放在劳动服务公司生产。为了帮助劳动服务公司尽快投产,在设备刚一安装好后,厂里就让车间派人去劳服公司进行产品的试车生产。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老张和一个工友来到了劳动服务公司刚刚安装就绪的生产车间,准备进行试车生产。
《大江大河》剧照 图源网络
一踏进车间,看着崭新明亮、很有气势的生产线,老张心想,为了劳服公司的正常运转,厂里应该是下了不少血本呀,真不容易。咱一定要好好地试生产,争取一次试车成功。虽然试车生产很辛苦,而且这个过程中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甚至是危险(生产所用化学原料都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但老张对此充满了信心,毕竟是自己原来车间生产多年的老产品了,要达到一个良好的开端和结果应该没问题。他心里怀着朴素的愿望,觉得这样才能对得起领导对自己的信任。
2
老张和工友做了分工,两个人轮换着上班,每人连上24个小时,即白班夜班连着上,然后休息。下一个人再接着上,也是24小时……如此轮番往复,显得很紧张,不过试车生产的主要工作还是指导劳服公司的人员学会操作,大量的体力活还是当班操作人员在干……再说试车嘛时间也不会太长,正常情况下也就几批产品,半个月左右吧。
投料那天早晨,老张上第一轮班。他早早地来到了车间操作平台,因为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所以整个车间空无一人。他伏在填写操作记录的小桌子上,开始计算今天生产所需原料的投料量。如果是在自己的老车间,一般情况下计算一遍,另一个操作工在复算一下就可以了,但今天老张连算了三遍,结果无误后放在了桌子上,等上班后当班的代班长和操作人员来了再复核一下即可。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让今天所有的操作人员都来计算一下,熟悉一下。
不一会儿,上班的所有人员都来齐了,包括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和老张自己车间的钟主任、以及劳服公司车间的赵主任等都到了现场。老张请示了几个领导后,就开始组织今天的当班操作人员检查设备和所要投的各种原料,一切就绪后,开始投料、生产……
那天的投料及后面两天的生产过程都很顺利,一直到第三天产品出来,各项质量指标和数据结果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一切均合格。为此老张很是高兴,终于如释重负、可以松口气了,但作为老操作工,他没有盲目乐观,因为他知道,一套新设备没有两三批产品甚至更多批产品的顺利生产,谁也不敢说成功了,还必须得再连续生产至少三批产品以上,总结出符合这套设备的操作要点,才能说可以了。
3
果然,在第二批产品的生产中,由于设备的原因,在一个液体原料的滴加环节中出现了一点故障,因此暂停了一下……老张按照操作规程和在自己车间时的经验以及操作方法进行了操作。就在他全神贯注的操作并观察时,突然身后传来了一声大吼:“这是咋回事?液体滴加怎么还没有完?”老张猛然的一下受到了惊吓,连忙转身一看,原来是这个劳服公司的车间赵主任,正一脸不屑的看着老张……
面对这突如其来、粗鲁的、毫无尊重可言的无端质问,老张感到了一种极度的不适,顿时,一种说不出来的很别扭的感受涌上心头,不禁一阵恶心难受和愤怒……他想,我跟你无怨无仇,甚至连话都没说过,你这是为何?神经病啊!
当时,老张真想怒怼这个赵主任几句,但长期的自律所养成的习性,使他还是忍住了,他尽量压住自己的情绪,缓慢的对这位主任说到:“刚才因为滴加罐的原因,所以时间延长了,不过关系不大,我已经处理调整正常了。”可是这个赵主任仍然不依不饶的嘟嘟囔囔:“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弄不好,拖这么长时间,都是干什么吃的,万一产品质量受到影响怎么办……”
一时间,老张满腔的怒火就要倾泻出来,眼看就要爆发了,但最后一刻还是理智占了上风,脑海里有个声音在对他说:“千万忍住,没有必要和这种心态不正常的人一般见识,否则你会犯大错误!”老张不愧是在警卫部队当过几年兵的人,经受过意志力方面的专门训练和实践,曾在执勤时见过形形色色的无理取闹者,对于羞辱、骂人的这些事情见得多了,所以对这种污辱有着极大的忍受力。
《大江大河》剧照 图源网络
心情平复下来后,老张平静地向这位赵主任说:“如果出了问题,我负全责。”可能是对方没有想到老张会这样说,竟一下愣住了,足足有五六秒时间定定的看着老张,张着大嘴巴,好像想说啥又说不出来,就那样一副丑陋不堪的吃惊、发呆的样子。而老张呢,非常的镇定,也一眼不眨的定定看着他,对视着,一言不发,表情极其严肃、克制,就是那种非常隐忍的状态,仿佛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即将爆发、就要到临界点了。这时,对方好像忽然反应了过来、赶紧收回了发愣的眼神……
那一刻,老张一下看透了这个赵主任的纸老虎心理,这是一种纯粹势利小人的装腔作势,看似不可一世,其实内心无比空虚,很虚弱,不堪一击。面对这种令人愤慨的小人行径,老张忽然觉得这个主任很无耻,心里不禁对他产生了一种鄙视的复杂感受。
4
对于这个赵姓主任,老张虽然和他没有接触过,也没说过话,但还是了解一些的,毕竟是一个厂的职工嘛。这主任比老张年龄大,大概有十岁左右。虽然姓赵的只是一个初中生,但很好学,爱钻研,自招工进厂就开始刻苦自学,最终成了一个具备一定理论知识、操作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也正因为如此,他被领导赏识,调来劳动服务公司的生产车间当了主任。也因此,老张对他很尊重,觉得他是一个从底层出来的自学成才的榜样。
但老张毕竟没有跟他打过交道,不了解他的为人处世和虚荣浅薄的心理状态。所以老张不知道,该主任自从当了这个芝麻官后,就自以为了不起,极度自负的一面就暴露了出来,他忘了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底层的普通工人,于是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尤其是对于车间生产线上的工人,从来没有一句好话,总是一脸的凶相,横挑鼻子竖挑眼。每当他一到车间,工人们便紧张得立马就站了起来,毕恭毕敬,甚至战战兢兢的,生怕被他抓住什么问题,劈头盖脑的训斥你一顿……
其实工人们的工作非常认真和勤奋,他们精心操作、一丝不苟,特别是夜班(晚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整整12个小时不闭眼,硬是坚持到天亮,中途实在瞌睡了,就用冷水洗一把脸,就又清醒了。每一个班工作完毕后,把设备和操作台及工作区域清洁整理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但即便如此,也逃不脱这位赵主任的鸡蛋里头挑骨头。
《大江大河》剧照 图源网络
这个事情过后的第二天上午,老张自己车间的钟主任过来问了一下情况,不问不要紧,这一问让老张一下情绪失控了,对着这位比自己小一岁的年轻主任倾诉了一切,一个大老爷们竟差点掉了眼泪,他坚决要求返回自己的车间,一刻也不愿意待在这个令人窒息的压抑环境中,太难受了……年轻的钟主任一看老张动了感情,赶紧劝说和安慰,终于把老张说通了,同意坚持到试车完毕,立马走人。半个月后,试车生产终于圆满的结束了,不仅一切顺利,而且产品质量标准和收率等综合指标还达到了历史新高,比自己车间都好,因此各方皆大欢喜。老张也终于可以毫无愧色的走人了。走之前,劳动服务公司的经理特意设宴款待了他们几个,这让老张心里多少感到了一丝安慰……
5
回车间后,老张又恢复了以前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白班、夜班,日复一日的上班和下班,虽然单调乏味,却也平淡安然,该上班就上班,该休息就休息。在昼夜轮替中感受初升的霞光万丈、落幕的夕阳余晖、深夜的繁星点点。当别人急急忙忙的上班时,他刚好下夜班,与别人擦肩而过;当恋人们依偎着漫步江边时,他正匆匆的赶往上夜班的路上;当你酣然入睡、正梦周公时,老张却在车间里挥汗如雨,经受着身体的劳累和困乏……
就这样,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
有一天,老张正上白班,忽然接到自己媳妇从厂大门口门卫室打到车间值班室的电话,她说忽然身体不舒服要赶紧去医院,于是他跟一起上班的工友打了声招呼,便快速的往车间外面走……
刚下楼走到车间门口,迎面碰见了年轻的钟主任,当时钟主任正要往里走,看到老张急匆匆的一脸焦急样子,就问有啥事吗?于是老张对他说了情况,他听了后立马说: “你稍等一下,我给厂办打个电话问一下,看他们有没有顺路的车?”(那时候当地还没有出租车,职工和家属去往市区、上街,除了厂里的大班车,就是自行车。)
于是钟主任拿起车间门口的厂里内部电话,给厂办打了个电话,通话内容老张在旁边都听了,厂办那边问谁要搭车,主任说车间一个职工,叫张某某,他爱人突然生病要去市里的医院……厂办马上回答说没有顺路车。放下电话,钟主任不好意思的对他说: “老张,抱歉啊,厂办这会儿没有车……”其实,有车没车已经不重要了,他已经尽力了,做为车间主任,他的行动已经深深感动了老张。只是老张这个人嘴笨不善于表达,更不善于对领导说好听的话,再加上当时他急于往厂门口去,所以连一声谢谢都没说,只是郑重的向主任点了一下头,就转身快速的走出了车间……
《大江大河》剧照 图源网络
这件事情很小,而且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却一直在老张的心里存着,时常想起,时常回味,时常感念。那天钟主任给厂办打电话,厂办接电话的问是谁要搭车?当听说是一个普通工人时就立刻回答说没有顺路车,甚至连一点停顿都没有……那一刻,老张一切都明白了,他心里清楚,自己只是生产线上一个拧螺丝的普通工人,很卑微,既无权也无势,人家厂办即使有顺路车也不会让你搭的。
但这位年轻主任的善良和情义,却让老张感受到了一种莫大的温暖,此生难忘。虽然他当时没有对钟主任说一声谢谢,可事后他心里总有一种过意不去的感觉。后来他曾几次试图当面对主任说一声谢谢,无奈由于性格使然,再加上没有恰当的时机,所以,“谢谢”两个字终未说出口,只能铭记于心。
6
这位年轻的钟主任虽然比老张小一岁,却比老张成熟许多,他们两个属于同一代人,只是境遇不一样,一个上了大学,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而且是全国重点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的。众所周知,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可是天之骄子呀,属于稀缺而宝贵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重点大学,各单位抢着要。而另一个就是老张,高中毕业后赶上了知青上山下乡的最后一趟末班车。钟主任上大学的时候,他正在广阔天地里忙碌着,后来参军入伍,从部队退伍分配来到了这家化工厂。
说起来,老张跟钟主任的认识还是缘于当年在车间上班的时候。有一天,老张所在工序来了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中等个子,一脸朴实的神态,见谁都是微微一笑,很阳光,很透明,且很有礼貌,既纯粹又大方。他刚来的时候,在工序班组实习,爱问、爱观察,也很勤快,除了自己的专业,情商还极高,所以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大学生。
那时候老张和他聊过几回,得知他刚大学毕业时,开始是分配到了另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很轻松,很悠闲,却也很乏味,天天除了重复性的简单工作,就是看报喝茶,他不喜欢这样的状态,甚至有点厌恶,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再加上专业不太对口,所以就坚决要求从这个事业单位调到了化工厂。对此老张很是欣赏,很钦佩,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身为大学生却一点也不骄傲,更不张扬,反而是很谦虚、很好学、很务实。
《大江大河》剧照 图源网络
从年轻大学生不紧不慢的言谈和神态中,老张感到了他的思想比自己成熟和丰富的多,而且很真诚,性情也很沉稳、平和,说话具有哲理性,比同龄人明显高出一截。要知道,那时的大学生很少,尤其像他这样重点大学的就更少了。后来这位大学生不仅当了车间主任,而且还成了厂领导,再后来又离开了化工厂,去追求更大的梦想了……
7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化工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好了,可老张再也没见到过这位大学生主任,听别人说他在一个大城市过的很好……
老张在心里默默的祝福着他!
而那位劳动服务公司车间的赵主任,也是很多年没看到了,对于当年的那个事情,老张心里早已经释然了,原谅他了。老张对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我们总是在自以为是的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别人,而这往往都是一时的肤浅认知所致。谁都会犯错误,就像我自己一样,总是在不断的挫折中修正和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作者:宋勇,陕西汉中人。小时候喜欢看小人书、连环画。长大后为生计而忙碌,偶尔看个报刊杂志。现在退休了,写点回味、感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