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继2024年9月"京港研发加速中心"成立后,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京港科技创新论坛"上,京港再度携手签署"京港框架合作协议"。

"早些年,香港政府的工作重心多放在金融服务业上,对科技领域的投入和引导相对不足。许多科创发展成果,得益于院校科研人员凭借有限资源的积极推动。自2021年起,香港全力推动科创中心建设,政府、业界和行业各方协同合作,从多维度制定科创中心建设所需的政策,补齐短板。" 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香港资讯科技联会会长邱达根解读了香港的最新的科创政策和国际合作优势,并表示香港将发挥好"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深化京港科创合作。

具体体现在哪些层面?邱达根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介绍,在科研合作、科技企业募资等方面,北京拥有丰富人才资源和众多高校,北京与香港两地在科研课题方面具备共同研究的基础,且过去几年已打破科研资金跨境流动的门槛,为合作提供了便利。

而香港在吸引国际科技人才方面有一定优势,推动香港与北京在科技领军人物层面的交流合作,是促进科研发展的重要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资金合作助力企业发展层面。邱达根介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内地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融资平台。香港资本市场将为硬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后续香港联交所也将出台相关指引,简化上市流程,助力科技企业募资。

"多年来,北京有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关村的众多科技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今年,香港财政司推出了‘科创专线’,旨在为科技公司,特别是硬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开辟绿色通道。" 邱达根透露,香港联交所也将推出相关指引,使这些企业能够更便捷地在香港上市募资。这一举措对于北京的科技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也有助于它们获得更多资金支持,推动下一轮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京港两地在科研和产业领域的合作互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