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睡前刷新闻的我,还是被一组表情包吸引住了,请看下图——



不是,到底哪位大神言之凿凿传出来,说美国没有人情世故的?这给领导捧臭脚的水平,完全不输咱们中国的职场文化好吧。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美东时间3月15日下午1点55分,当全世界震惊地从新闻里看见也门爆炸画面时,有个叫杰夫·戈德堡的美国记者,抱着手机在超市停车场哭笑不得。

原因很简单,这位《大西洋月刊》的主编,早在两小时前,就在一个群聊里,看到了美国即将袭击也门的详细作战计划。

这份作战计划实在太详细了,包括袭击目标、部署武器和攻击顺序等一切信息,以至于杰夫·戈德堡一时拿不准自己到底是不是遇到了一群神经病。

他是4天前,也就是3月11日,进入这个群的。那天,他的手机突然弹出一条Signal群聊邀请,群名写着“胡塞PC小组”,发起人显示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



当时杰夫·戈德堡完全不相信这是真的,他点了同意,准备看看“骗子”们到底在玩什么把戏。而进入群聊后,群成员列表让他差点把咖啡喷到键盘上:

副总统JD·万斯、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18个顶着政府高官名字的账号陆续入群,开始讨论“如何打击胡塞武装”。



“副总统万斯”率先开炮:“美国只有3%的贸易走红海,欧洲占了40%,凭什么我们替他们打仗?” “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立刻跟进:“拜登留下的烂摊子不收拾,油价涨了选民又要骂街!”

“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则贡献了一个好点子:“这次行动得让欧洲人买单!” 这群人一边吵嚷一边推进计划。3月15日11:44,“赫格塞思”发出终极计划:下午1:45开炸!

于是,当天下午1:45分,杰夫·戈德堡特意把车停在地下停车场,关注关于也门方面的新闻,说不清到底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也门竟然真的炸了。

那一刻,杰夫·戈德堡感觉自己像个手握剧本的观众,剧本的内容却是普通民众完全不敢肖想的惊心动魄。而就在“也门爆炸”的新闻出现时,那个诡异的群聊里再次热闹起来:

“干得漂亮!” “向所有人致敬——尤其是前线人员和中央司令部!太棒了,上帝保佑。”迈克尔·华尔兹索性连发了三个表情:拳头、美国国旗、火。



杰夫·戈德堡终于确认了,这个群聊是真实的,群聊里这群看似疯疯癫癫的人,的确就是白宫里平时高不可攀的达官显贵们。至于为什么会拉他进群,唯一的解释是拉错人了。

身为记者,杰夫·戈德堡当然不会让此事悄无声息的结束,他公布了群聊的聊天记录,瞬间引发超强舆论风暴。

面对舆论追问,白宫尴尬承认了该群聊的真实性,而特朗普的回应也特别有意思:“我一无所知。我不是《大西洋月刊》的忠实粉丝,对我来说,这只是一本即将倒闭的杂志。”

讽刺的是,特朗普似乎全然忘记了,自己曾经在竞选及担任总统期间,猛烈抨击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使用私人邮件服务器处理公务,并要求将其逮捕。而今他自己治下以这么拙劣的方式,泄了这么严重的密,又该怎么说呢?

果然,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更可悲的是,草台班子却掌握着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命运。

当也门的硝烟在新闻画面中腾起时,人们不会想到,这场导致近百平民伤亡的空袭,其决策过程竟比普通人点外卖更随意。

一群西装革履的“文明人”在手机屏幕前戳着表情包,就像讨论超市打折商品般轻松敲定了一场战争。

当手握核按钮的人分不清工作群和媒体群,战争倒计时变成一群疯癫之人手中等待开启的香槟,我们终于看清: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悲剧,往往始于掌权者最轻佻的玩笑。

世界从未改变。三千年前,凯撒用匕首在元老院划下帝国的命运;三千年后,政客们用大拇指在聊天框按下战争的发送键。

唯一的“进步”是:如今毁灭一座城市,甚至不需要一场正经的会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