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大

有些事情,压根不需要猜,就是“量身定制”。

前脚,《消费者报道》爆出13款“零添加”酱油经测12款含镉(重金属元素)、7款含砷(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

后脚,国家市监局就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新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零添加”等用语。

好嘛,你们都在自家酱油瓶上标着大大的“零添加”,结果被检出镉和砷,官方出台新标准、明确一刀切禁用“零添加”用语,有理有据,13款零添加酱油中的12款要么含镉要么含砷要么两毒具全,等于把理由直接“递”到监管嘴边,新标出台的合理性直接拉满。

要说这两件事没点关联,说实话我是不信的,因为前后“衔接”的过于流畅,太“巧”了,巧的可丁可卯,巧的严丝合缝,巧的让你觉得如果相信这两件事没关联都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

消费者报道说,他们在315期间向第三方权威机构送检了13款宣称“0添加”的酱油,千禾、东古、海天、珠江桥、莲花、八珍、金龙鱼、味事达、欣和、萬字、加加、中坝、老恒和,基本横扫了市面上的常见品牌,也都是大中品牌。

结果全部“非”零添加,13款中有12款都含镉,只有味事达没有,其中7款检出砷,也就是日常食用的12款中,要么含砷要么含镉,要么两毒俱全,压根不是什么零添加。



这两种东西并非一般的元素,镉是重金属,是生活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具有致癌和致突变等风险,因为半衰期长达10到30年,因此哪怕停止摄入,可能也会在十几、几十年后慢慢表现出镉中毒。

其中最让人不忿就是千禾,送检的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检测出的镉达0.011mg/kg,在12款中遥遥领先,好在没检出砷,但是“零添加”是它第一个搞的,也是乘着海天酱油因防腐剂的舆论东风,一把从千年老二直接飞升顶流,不但股价嗷嗷暴涨,千禾的“0添加”酱油更是卖到爆。

可是呢,当报道出千禾零添加酱油检出镉之后,客服竟然来了个神回复:“千禾0”只是旗下中高端产品的注册商标......

此言一出直接把大家的火气点燃,合着是消费者自作多情啊,你家酱油瓶子标着那么大个“0添加”“零添加”,我以为是真·零添加,结果特么的,“零添加”竟然是个商标!这不就是欺诈么?

乘着不含防腐剂的东风的是你,说零添加的也是你,结果你说它只是个标,这与耍人有什么区别?

就好比“壹号土猪”一样,你以为这个土猪的品种叫“壹号”,我起初也这么以为,但他娘的万万没想到,“壹号土猪”正确的念法是“壹号土”,然后才是“猪”,“壹号土”是商标,猪还是那头猪。

后面千禾坐不住,发了个声明,称送检产品确实没添加任何添加剂,至于为什么会含镉,可能是来源于原材料,因为镉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及各类农产品中。

这个解释我只能说,你虽然说的是实话,但是也可能隐瞒了重点,那就是难道你这么大的上市公司,在采购原材料的时候不检测的吗?!标0添加的时候也不想一想是否合适?还是觉得反正都在标准之内,含一点也没啥,装作看不见就是了?

或许你说的都合规,但站在消费者角度,消费者有权知道所食用产品到底含什么,你标着“0添加”这种标志,获取了消费者的信任,但现在曝出含有镉,等于也直接误导了消费者,如果无心那还有情可原,如果明知故作,那就十分可恶。

有人说这是民族品牌,应该保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却觉得,产品质量和信誉,与是哪国的没有任何关系,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更是大过天!不要拿民族品牌来绑架国人生命健康,这是两码事。

生产过程有不足的地方,正确的做法是老实承认、积极整改以观后效,而不是检测出来后发出的公关说明让观众觉得智商被侮辱。显而易见的误导,应该做的是明确改正,而不是辩解。

这次食品安全新国标,涵盖食品标签标准、特殊膳食食品标准、食品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规范标准、食品相关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等,共50项。标准修改单,则涉及《生乳》《灭菌乳》《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9项。

其中,新标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也就是说,自从辛吉飞把科技狠活推到热搜之后大大小小超市摆满的所谓“零添加”商品,都将去掉“零添加”的标签。

这下好了,政策过渡期之后,谁都别想再在“零添加”还是“0添加”上打主意。

消费者报道“递上”千禾等13款酱油镉砷送检报告,明显是有的放矢,配合着政策的下达,提前在舆论上打了个成功的“伏击战”。



回想起来,虽然已过去十几天,但明显感觉这届315跟以往不一样。

起爆事件是记者冒死卧底三家黄焖鸡店,爆光脏乱差以及各种狠活,前晚顾客不要的,常温放一夜第二天趁人不注意直接加热卖出去,土豆馊了黏了洗洗继续用,牛肉不新鲜了放点狠活美美颜,甚至堂食客人吃剩的,竟然还能挑挑拣拣连汤底都不舍得扔,洗一洗掺一掺继续给下一桌端上去。

暗拍视频一出直接引爆舆论,卖家的无底线操作实在过于炸裂,不忍直视。

本来以为舆论热议一阵,这事儿也就这么地了,跟往年315一样,该查查、该罚罚,该整改的整改,然后到第二年继续同样的315。

但没想到,这次明显积蓄已久,借着315持续释放余震,打出组合拳,给市场立新规、修旧规,对食品安全标准“升级迭代”,这对食品行业来说,是一场全方位的行业地震。

但对老百姓来说,这无疑也是在解决人人关切的食品安全上又迈出一大步。

食品新国标的出台,不但针对性综合整治食品安全问题。

更是倒逼上游原材料在种植生产中的安全合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