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雨晨,丢莱卡乐队第六人。喜欢喝咖啡,喜欢小动物,喜欢做漂亮的东西,喜欢有生命力的一切。除了乐队也在做电影。”
我们和雨晨相识于去年涂俊南(丢莱卡主唱)的一次采访。不同于常见的乐队经纪人,雨晨温和安静且十分年轻。
和她聊天的内容我们分成了两期文章,本期将解锁她如何从一个艺术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结识丢莱卡乐队并逐渐成为他们的第六名成员(经纪人)。另外还有雨晨作为乐队经纪人的日常工作,以及她对这个职业的看法。
如果你也想成为乐队经纪人,或是对它有所好奇,这篇文章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个样本参考。
(下文为第一人称叙述)
我和涂俊南认识比较早,是在2018年冬天“暂停(酒吧)”开业那会儿认识的,当时我正在读大二。
最开始知道他,是因为朋友圈有人转发他个人公众号的文章,好奇点开看了下,最初的印象就是这个人挺能写的。有段时间会把他公众号的文章当睡前读物看,觉得这个人的文字挺有意思,读他的文字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从而对他产生了一些好奇心。
后来他在公众号发“暂停酒吧”开业的消息,我就想去看看。当时根本没看过他演出,也不知道丢莱卡是个什么样的乐队。
/暂停酒吧
去了之后很无语,因为才开业第二天,地上像撒了半斤酒一样,特别黏。我不怎么能喝酒,进店后找了个地方坐着,他当时在拖地,我们也没说话。
后来有一天晚上我从Shcool(酒吧)拍完东西去“暂停”呆着,晚些的时候他有事要走,但他朋友喝得不省人事。他过来问我,你是不是还要在这里呆一段时间,我把钥匙给你吧,你帮我照顾一下我朋友。
我很震惊,我们俩也不认识,你就把你店的钥匙给我了吗?那天晚上我照顾了他的朋友,犹豫了一会后还帮他拖了地,最后把钥匙放回原位。这就是我对他的第一认知,有点莫名其妙,但也不反感,甚至有点亲切。
那段时间我是School宣传队的成员,负责现场演出的视频拍摄,刚好也是丢莱卡在School演出最频繁的时期,见面次数多了也就逐渐熟悉了起来。
/在School拍摄的雨晨
第一次看丢莱卡演出是个拼盘,我去看朋友推荐的另一支乐队,到丢莱卡演的时候已经很累了,我站在School最后一排,演出前半段因为疲惫一直在走神,也不怎么看得到舞台。最后吸引我的是他们翻唱了七八点的《快》,我很喜欢七八点,从那首开始我很仔细地看完了剩下的几首歌,觉得这支乐队能让我感觉到生命力,是有特殊气质的。
直到现在我都喜欢有生命力、有力量的东西,我也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作品和人。
那之后,我每次在School拍完就去“暂停”睡沙发,早上再坐地铁回学校上课。后来也参与了盲区合作社的成立。我上大学的时候比较慢热和随性,真正和乐队所有人熟悉,是后来跟着丢莱卡去巡演,帮乐队拍摄纪录的时候。
/拍摄丢莱卡中
丢莱卡在2020年签约过独立经纪人,当时很多事情大家也都在摸索和积攒经验。
签约前我们乐队和一些朋友在外地玩,有天晚上涂(俊南)喝得醉醉的回民宿,我拉着他聊一些关于乐队规划的事情。他突然问我说:要不你来做我们经纪人。
/大学时期
我用我没摄入酒精的脑袋理性地分析给他分析了一些。我说,我(那会儿)大学还没毕业,人生规划也还没确定,对经纪人的职位认知可能更偏向于主流市场。这个前提之下,做经纪人并不是我的第一规划,更何况我手里资源不足,经验不够,丢莱卡是上升期,我可能做不好。
于是20年到22年,丢莱卡签约上一个经纪人。但这段时间里,我也一直在帮乐队拍东西和做很多我能做的事情。自然而然地,经纪合约解约后的半年,乐队的经纪事务大部分变成我和涂两个人在做,再往后经纪工作的重心就偏移到我这里了。
/涂俊南(丢莱卡主唱)和雨晨
每个乐队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吧,我分享一下我的工作内容。
我们乐队这个阶段是独立运营,更像工作室或者社团的模式,上台演出的五个乐队成员主要负责创作和演出的部分,剩下来有关运营方面的事情我做得会更多一些,很多决策上的事情我们也会一起商量整合意见想法。
我会和涂一起做乐队整体规划、策划的工作,和樵(贝斯手)一起研究新媒体运营。
/雨晨和丢莱卡在巡演路上
演出占据乐队日常琐碎工作的很大一部分,丢莱卡这些年自己主办了很多演出,在以巡演、演出为单位的“项目”里,我的工作也有主办方的成分,需要和乐队一起确定演出主题、气质、想要通过演出达到的目标(提高舞台质量也好,单纯旅游也好等等),之后定场地、定日期、上票、定行程差旅、联系宣发、安排团队试音、演出后复盘、整理报销等等,有主办方的演出需要做的就是对接主办了。
除此之外我在乐队中也做设计、视觉类的工作,包括平面设计、舞台设计、舞台灯光方案、VJ等等。最近在做我们新专辑的实体设计,之前也做过很多场演出海报,乐队的VJ也是我和贝斯手樵一起做。给乐队做的第一张海报是我们和短裤的拼盘,那场演出确定得比较临时,涂俊南用纸画了一个小狗给我作为原始素材,我浅用了一些初中因为兴趣自学的ps技能把这个海报做出来了。那次之后,我开始做乐队演出海报。
我好奇心很重的,也很喜欢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只要感兴趣,就会想上手试试。学习的思路主要是开拓眼界,在不同的领域汲取一些经验,再反刍到乐队的工作中来。
/演出时雨晨通常在控台
我觉得还挺难的噢。按照我个人想达到的目标来说,理想的经纪人应该要跟乐队一起成长,关心他们每个人的状态,他们的状态也会反馈到创作上,会协助、保护他们的创作,帮助他们创作出想表达的东西。另一方面就是做商务或者销售,我觉得两块是一样重要的。
如果要达成这些事的话,在DIY的前提下,可能会付出比大家想象中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情感。
最原始的“不自信”可能来源于原生家庭的教育吧,我从小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要先反思自己是否做得足够好,这种思考事情的方式长期影响我。在我能对抗或者跳脱出来思考这个逻辑之前,它一直都像是个思维惯性。
同时我也逐渐意识到对我对自己的要求比较变态、比较严格。我会有一个相对完美的目标,如果达不成就会不自信。
不是因为我的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而是心态转变之后,不自信才慢慢消失了一些。而且乐队其他人都很支持我,会帮助我去跟这样的个性抗衡。我也在转变心态的过程中,学会接受不完美。现在可能偶尔还是会有一些不自信,但它不会困扰我了。
/21年巡演时在拉萨
像前面说的,我的认知里是觉得经纪人这个角色是要陪着乐队一起成长的,要关注大家的心理状态、创作状态、生活状态,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互相影响的。除了做销售工作(比如卖唱片,卖演出),其实还比较需要关注乐队成员的内在成长。
基于我这样的认知前提,我觉得和一支乐队产生深度合作对我来说是相对舒适的。
之前也有公司或别的乐队问过我,要不要去做他们的经纪人,我就有种出轨的感觉(开玩笑)。如果我再做别的乐队,目前的时间、精力所限可能很难再对一个新乐队付出对丢莱卡这么多了——情感上会有愧疚感。
另外丢莱卡独立运营了很长时间,其实工作量还蛮大的。比如专辑的企划、巡演的计划、怎么让乐队去突破现在这个瓶颈阶段、下一步路怎么走,都是我们自己要考虑的。
/24年拍摄《白夜狐舞步》MV,雨晨&导演刘陆录
前阵子新专辑发行的邀请函,做了将近1000条视频,都是一条条徒手做的。所以想到这些事情我们都要自己花时间动手,如果考虑再合作别的乐队的话,我可能就会有一些压力。
未来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我还是挺想交更多朋友的,大家想法合得来、一起玩一起做想做事情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我会为这些事提供我能做的。
我和他们没吵过架。我不太爱跟别人起冲突。产生不同意见的情况下,我第一反应是去思考我的逻辑和对方的逻辑,找到冲突点,再想办法去沟通协商。他们几个倒是吵过,还打过,有时候他们聊来聊去聊不明白,我就觉得算了,别聊了,要不你们出去打一架吧,有一次真要动手的时候我和涂俊南在中间当裁判拱火,锋(吉他手)在中间试图调和,最后可能吵着吵着又吵笑了。
因为认识很久,生活或者是工作都经常在一起相处,我觉得我们的关系还是挺可贵、挺难得的。我们之间比较坦诚,公事私事都特别坦诚地沟通,哪怕不开心了,哪怕觉得对方就是个傻x,我们也会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性格找到合适的方式当面说出来。
/迷笛音乐节护送乐队设备
因人而异,大家的动机或者想通过这个职业实现的理想也好目标也好应该也不太一样。好处是可以认识很多有趣的朋友、获得一些珍贵的友情,可以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在一个相对自由和有创作力的环境中成长吧。
坏处的话……有时候会比较累?需要一些抗压能力。
我认识一些性格各异、处事方式不同的乐队经纪人,他们都很优秀。所以没有一个很严谨的技术标准去规范某个人是否适合做经纪人。
首先得喜欢音乐、喜欢乐队演出行业、可以在听歌或者看演出的过程中有感动和触动;其次是根据工作内容评判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或者想要通过学习进步做到。思考完这两点如果觉得ok的话那就可以尝试去做。
/21年毕业的雨晨
找经纪公司应聘入职,或者找身边喜欢的乐队朋友合作都是可以的。
(小编也想说:如果你0经验,没有乐队朋友,也不知道如何应聘经纪人,可以先把目标定为进入音乐行业。包括进相关场地或音乐媒体工作,了解行业知识和运行规则;或者进入相关音乐公司做实习生,从执行经纪做起,积累经验和资源。)
采访|艺璇、JUE
文本叙述|雨晨
编辑排版|JUE、雨晨
监制|Eric、小炒全体成员
独立小炒
War Sucks,Life Hurts, Music Heals
发送「Club+你所在的城市」
加入我们MusicDish独立小炒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