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县团街镇位于昆明市西北部,辖区内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因地处山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围火而坐成为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形成了“围火议事” 的传统习俗。

禄劝县人民法院团街法庭将“枫桥经验”与“火塘文化”深度融合,创新推出“火塘调解”普法宣传文化品牌,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跳动的火苗中绘就“调解有温度、解纷有情怀、普法有回响”的暖民“枫”景。

火塘调解

融情于法促调解

火塘不熄,情谊不断。法官干警以巡回审判、调解送达为契机,与村民群众、当事人围坐在火塘边,把法律法规和民族习俗融合起来,一边取暖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知识。通过火塘调解,团街法庭大量纠纷得以有效化解。2024 年,团街法庭累计办结468 件各类民商事案件,调和申请撤诉案件335件,调撤率71.27%。


火塘边巡回审理

让司法更有温度

一方火塘边,有公平正义,也有司法柔情。团街法庭积极传承“背着国徽去开庭” 的优良传统,选取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案件,深入村寨,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开展巡回审理工作,精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 “火塘边”巡回审理模式。审理结束后,大家围坐在火塘边,法官为旁听的村民以案释法,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的社会效果。


火塘普法

用法治星火拨亮乡村

普法有道,润物无声。团街法庭常态化将“火塘文化”融入普法宣传中,法庭干警与村民围坐火塘旁唠家常、聊困惑,定期在火塘边开展法律宣讲,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入手,用彝语、苗语等民族语言讲解婚嫁彩礼、反家庭暴力等方面的法律知识,用“小故事”讲“大道理”,引导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2024年以来,团街法庭通过火塘普法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百余人次,将法治“好声音”浸润到老百姓心坎上。


当法治的“星火”遇上民族文化的“薪柴”,火塘成为司法为民的初心炬火,既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守正创新,更是“枫桥经验”在彝山苗岭大地上的生动注脚。

来源 | 禄劝法院

编辑 | 尹润云

责编 | 代良燕

一审 | 詹 辉

二审 | 吴 怡

三审 | 刘 欣

昆明中院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法护银龄——昆明中院“银发一族暖心直通车”开进庭审现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