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特约通讯员 金浩田)“老师,这些标本太活灵活现了,快给我们讲讲吧!”近日,在海南省定安县龙河镇中心小学的科普展上,孩子们对生物专业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围着老师提问。来自琼台师范学院的朱为菊博士给孩子们展示了衍纸艺术、植物压花和植物拓印等作品,孩子们在志愿者的组织下井然有序地参观,感受生物之美,激发着他们积极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
今年3月,琼台师范学院组建12支志愿服务队奔赴本省的12所小学,220名志愿者携20余门特色课程点亮课后时光。在海口市琼山区第十二小学,孩子们随着志愿者指尖流转的韵律轻轻哼唱,踏着轻快的节拍翩然起舞。志愿者用古筝、声乐、舞蹈课,带孩子们感受艺术,唤醒他们对美的向往。在海口市白沙门小学,志愿者声情并茂地讲述雷锋事迹,在学生心里种下红色种子。随后,孩子们用彩笔绘制出自己理解的雷锋精神,黑板报上一幅幅“红领巾助人图”传递着温暖力量。海口市桂林洋中心小学绿茵场上,琼台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志愿者创新设计体适能游戏,让运动技能充满趣味。从艺术熏陶到科学启蒙,从传统文化传承到体育强身,课程矩阵精准对接“五育并举”育人目标。
“在多次的课堂实践中,我真正读懂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真谛。”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活动负责人刘金英道出实践育人的深层价值。参与支教的师生志愿者们也纷纷表示通过支教实践不仅增强了教学能力,更能直面教学实践中的现实挑战,提升自我的应变能力,感悟到教育教学情怀。
自2022年以来,该校精心打造的“学习雷锋见行动·志愿服务助双减”品牌项目,累计组织2800余人次师范生深入海南各个市县,构建起高校资源下沉基础教育一线的创新实践样本。
作者:金浩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