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联合环保、水务、城管四部门对军工路2号码头进行了执法检查。这是四个执法部门首次通过“行政检查码”实现联合检查,标志着上海交通运输领域在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数字化监管改革中迈出扎实一步。


亮码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摄

军工路2号码头是杨浦区小区居民垃圾短驳码头。此次行动聚焦中心城区易扬尘码头,对码头内的防治扬尘设施、排水排污、堆料覆盖等多领域开展一体化检查。

上午10时左右,联合执法人员到码头大门边说明来意的同时,就主动出示了执法检查码,请码头负责人陶先生扫码。陶先生一扫,手机马上就出现了此次执法检查的检查内容、执法人员、执法证号等信息。“后面还有要我们评价的选项呀,可以的。”陶先生看完便请执法人员进门检查。

在码头内,各部门执法人员便按照各自既定检查内容“分头行动”。有的检查码头雾炮机、喷雾器等除尘设施能否正常开启,有的检查取水排水情况……

“这样的执法检查,比原来好多了。”检查结束后,陶先生告诉新民晚报记者,原来,每个执法部门来检查一次就要陪同一次,而这次,四个部门联合一起来检查,只须陪同一次。

据了解,今年1月起,上海全面推行“检查码”制度,要求涉企行政检查必须统筹计划、亮码备案,并基于“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高信用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高风险领域强化精准执法。

据此,市交通委提出了“率先推动、全面覆盖、打造示范”的总体要求。据统计,交通运输执法全领域自今年1月1日正式启动检查码应用工作以来,共发送检查码1888张,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近30%。

从“码上监管”到“综合查一次”,上海交通运输领域正以数字化手段重塑行政检查逻辑,既彰显了“无事不扰”的治理智慧,又筑牢了“无处不在”的安全底线。这一改革不仅是监管模式的创新,更是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型的生动实践,为上海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交通样本”。

原标题:《上海四部门首次联合执法亮码检查,节省了四分之三“陪同成本”》

栏目编辑:叶薇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摄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摄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罗水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