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狮子山街道创新打造的沉浸式思政课堂《菱窠传家录》进行首次线下演练。 该课程以“红色剧本杀+AR数字化”为特色,将李劼人爱国奉献精神融入街头巷尾,通过角色扮演、实景解谜等形式,打造群众身边的“行走课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从“单向输入”迈向“多维互动”。

文化剧本融合

民国角色演绎爱国篇章

去年以来,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狮子山街道以菱窠“爱国奉献”主题公园、成都市李劼人故居纪念馆为场景,打造集“角色代入+时空对话+身临其境”为一体的沉浸式思政课堂《菱窠传家录》。3月27日,这堂“红色剧本杀+AR数字化”的Citywalk微课程正式开课,围绕李劼人爱国奉献主题文化,将党史学习教育、家风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实践搬进街头巷尾。


活动现场,参与者身着民国服饰,化身黄包车夫、进步作家等角色,穿梭于李劼人故居、主题公园等场景,通过“保路运动”“实业救国”等剧情任务,沉浸式体验革命年代的奋斗历程。互动中,学员与虚拟NPC对话解谜,助力“劼人先生”推动进步文化事业,生动还原历史场景。

“大家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不由自主跟着呐喊,彷佛一瞬间回到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真的太有带入感了!”四川师范大学的老师感慨道。

科技共情赋能

AR实景解锁红色密码

《菱窠传家录》搭载于街道自主研发的“游学狮子山”数字云台之上,整合AR导航、虚拟场景交互、实时数据统计等数字基座,支持剧本参与、任务打卡、学习认证等功能。


剧本共有7道主线关卡、32个支线情报,包含“搜集情报”“解密线索”等互动环节,借力数字赋能,学员利用“月光宝盒”(手机)AR技术,将现实中景观、牌匾、建筑等变为道道谜题,通过探路、搜索、寻诗、虚拟NPC互动等环节解谜探索,推动故事剧情发展。


为确保教育意义,每解锁一段剧情,便会获得“成都祠堂街地下情报站”“成都六二大搜捕”等一系列“知识卡片”,帮助学员感受大时代下先辈的付出。“AR技术与实景结合起来,简直就是中国的‘达芬奇密码’”,来自菱窠社区的群众说道,“既体现出当年地下党工作的艰辛,还能学习到不少成都的历史文化知识!”

资源破圈联动

多元共建教育新范式

街道以该沉浸式思政课堂为起点,正逐步构建“一个数字平台、四类沉浸式课堂(思政课堂+党史课堂+成都文化课堂+校园安全课堂)、N个线上参与者”的“1+4+N”模式,打破传统党课时空限制,更以科技赋能教育,成为党员群众教育创新标杆。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数字云台与剧本融合,让街巷成为‘开放式课堂’,以创新表达滋养城市红色根脉。”下一步,狮子山街道将持续梳理辖区资源,以数字云台与互动剧本为抓手,植入更多功能与元素,丰富“红色基因”传承方式,推动沉浸式课堂向纵深发展,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走”进群众生活。


文字丨冯浕

编辑丨李丁丽莉

责编 | 李玥林

审核丨张学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