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岭南文化数字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沉浸式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岭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文化产业营收超过2.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06.15亿元,增加值1690.98亿元,增加值增速为16.1%,位居全省二十大战略性产业集群首位。
在3月28日的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明确提出要深挖岭南文化富矿,支持羊晚集团打造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岭南文化大模型,推动文物古迹、典籍版本、非遗民俗等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建立岭南文化IP系统转化开发体系,让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相互赋能。
文化产业位居全国第一的广东,正以数字化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广东文化发展提供极具启示性的“广东方案”。
数字化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向“创造性转化”跃升
28 日,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正式揭牌,岭南文化大模型同步发布。岭南文化大模型实验室主任邓立邦介绍,岭南文化大模式将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抢救式修复”向“创造性转化”跃升,通过大模型技术将散落的文化瑰宝转化为可编程、可交互、可流通的数字资产,为文化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牵头,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资源与数字技术优势,以“1+2+3+X”战略为框架,建设岭南文化大模型、线上数据服务平台和线下数字创意中心,构建“数据汇聚—智能涌现—应用创新—产业变现”的全链条生态。通过整合文脉、非遗、历史、民俗等文化资源,开发岭南方言语料库、岭南文化基因库等特色数据库,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项目线下以12万平方米的岭南数字创意中心为载体,建设沉浸式“岭南数字文化体验馆”,融合VR/AR、空间计算技术,打造大湾区文化新地标。
岭南文化大模型以DeepSeek为技术基座,深度整合《岭南文库》《岭南文化辞典》等权威典籍及粤港澳三地文化资源,通过先进的知识蒸馏与多模态融合技术,进行模型蒸馏训练出自主可控、自有产权的“岭南文化大模型”,构建智能化、系统化的岭南文化数字资产库,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保存、精准解析与创新转化,为文化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岭南文化大模型的出现为世界了解岭南文化架起了AI桥梁。在实际使用中,当我们向岭南文化大模型提问什么是“趟栊”,它不仅能理解,还能给出准确的文化解释;当我们把一桌岭南家宴图片上传,询问“哪些食物是咸的?”岭南文化大模型不仅能识别图片中的食物,还可以思考食物的具体做法;当我们上传粤剧剧目《紫钗记》的一段视频,它能综合视频的场景布局、人物服饰动作、声音唱腔等,准确识别出粤剧剧目......
数字化助推岭南文化“活态展示”,打造岭南新美学
在数字浪潮下,广东省作为全国首个智慧博物馆试点省份正着力以科技提升博物馆的运营管理能力,围绕博物馆藏品保管、文物保护、陈列展览、观众服务等核心业务建设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星空画意”数字艺术厅
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星空画意”数字艺术厅,《岭南四时:水映画境》以岭南之“水”为灵感,进行数字化的视觉演绎,展现了春之细雨、夏之热烈、秋之收获、冬之静谧,使观者如临其境,感受岭南画派之精神与情感。众多观众慕名而来,纷纷打卡留念。
《岭南四时:水映画境》以“入画”为核心理念,将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岭南艺术交叉融合,旨在通过沉浸式的具身体验,带领观众进入岭南艺术的大千世界,展现岭南地域特色的时代精神,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打造岭南新美学。
广州艺术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艺术与文博结合的前景广阔,多感官体验让历史人文艺术更加生动,增强了博物馆、美术馆的教育功能与文化传播力。
数字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在数字赋能下,广东文化产业出海成潮。3月17日,第三届新潟国际动画电影节上,广东国漫《落凡尘》首次在日本展映,以东方美学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成为本届电影节上“讲好中国故事”的亮眼名片。
《落凡尘》海外版海报
随着中国动画电影《哪吒2》在全球热映,不断刷新影史纪录,中国经典神话让世界观众看到背后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和力量。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动漫出海研究报告》显示,Z世代(18-25岁)海外观众对中国动画的主动观看率达39%,“视觉创新”和“文化独特性”成为中国动画的两大优势标签。
据悉,自2024年8月全球发行以来,电影《落凡尘》已登陆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等40个国家和地区,并斩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第21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动画长片”金奖等多项荣誉。出品方广东咏声动漫的海外版图持续扩大,旗下“猪猪侠”“百变校巴”“落凡尘”“虚无边境”等超100部原创动漫作品被译制成英语、韩语、越南语、印尼语、俄语、西班牙语等13种语言,在境内外超过150家播放平台播出,覆盖亚洲、北美、欧洲、非洲、中东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显然,数字赋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持续推动广东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这个春天,期待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新举措”,为广东文化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开局。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