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沙特利雅得的会议室里,美俄代表刚结束闭门谈判。第二天乌克兰团队就急匆匆赶来接着谈。
三方会谈结束,目前来看共达成2个共识,保障黑海航行安全别动武,保护两国能源设施别炸电厂。
泽连斯基当天还表示三方没有就领土问题达成任何共识。
晚上泽连斯基又专门发视频痛骂俄罗斯“篡改协议欺骗世界”,还催着美国赶紧制裁俄罗斯。
这套组合拳看得人眼花缭乱——上午刚签的停火协议,下午就撕破脸开喷?
俄罗斯这边倒是淡定得很,联邦委员会的国际事务头头卡拉辛用"有趣、艰难但具建设性"形容会谈,塔斯社更是直接打上“成功”标签。可蹊跷的是三方愣是没发联合声明,而且各方声明中的一些细节内容互不相同。
美国的声明中宣布要帮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打通国际市场,还要降低海运保险成本。按他们的说法,这是要解决全球粮食危机,把俄罗斯每年上千万吨的粮食运出去。
但转头看莫斯科的声明,直接甩出条件单:想落实协议?先把针对俄粮食出口商、货船的制裁给撤了!
乌克兰这边更绝,直接给俄罗斯舰队划了道"红线"——只要俄军舰敢越过黑海东部特定区域,基辅就视为撕毁协议,随时准备开火自卫。
乌国防部长乌梅罗夫还嫌不够热闹,连夜发文催促各方赶紧开技术会议,把监督机制、实施细节统统敲定。
三国看似达成共识,其实各怀心思,俄罗斯要的是解除经济制裁的实质利益,乌克兰盯着海上安全这根救命稻草,美国则在粮食危机和地缘博弈之间走钢丝。
眼下最现实的难题是:俄方要求的"取消制裁"和美方承诺的"降低保险成本"能划等号吗?乌克兰的"自卫权"边界又该怎么界定?
现在这种情形,在笔者看来就是算是谈崩了,毕竟最关键的领土问题三方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俄罗斯这次也亮明最后的底线,控制乌东四州,而且要兵不血刃的拿下,同时还要求北约从波兰、波罗的海三国撤军,直接把欧洲安全架构打回1991年——这相当于让美国自废武功,亲手拆了经营三十年的东欧防线。
这哪是谈判?分明是让美国把冷战胜利果实全吐出来。
特朗普就算再想拉拢俄罗斯制衡中国,面对这种要价也得掂量掂量。真要在东欧搞战略大撤退,别说民主党要炸锅,共和党内部都得掀桌子。
更绝的是普京还要求美国牵头承认领土变更,这等于让白宫自己打脸三十年来的国际秩序维护者人设。
难怪会谈结束后,美俄代表只能尬聊"继续寻找合作形式",说白了就是根本谈不拢。
反倒是乌克兰的被一众大佬忽略了,难怪《时代周刊》直接给泽连斯基P了个“终局”的封面。
与此同时,东欧另一个"定时炸弹"正在滴滴作响。
夹在乌克兰与摩尔多瓦之间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简称德左,最近突然向俄罗斯发出求救信号,希望俄罗斯派维和部队进入当地,还表态愿意献出手中的军火库。
近来,亲俄的德左地区局势并不稳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被乌克兰与摩尔多瓦虎视眈眈的盯着,近段时间更是被摩尔多瓦掐断了能源供应。
俄方指责乌克兰意图不轨,想要联合摩尔多瓦将德左“吞并”,但如此一个小国,乌克兰吞了又有什么用?
要理清这场危机,咱们得先弄明白德左的"特殊身份"。1990年苏联解体前夕,这个当时还属于摩尔多瓦的地区突然宣布独立,随后在1992年与摩尔多瓦爆发短暂内战。
俄罗斯以"维和"名义派出400名士兵驻守,自此形成"国中之国"的奇特存在。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德左深藏“宝贝”自会被“歹人”盯上,德左虽小却保存着苏联第14集团军留下的2.2万吨军火,足以装备三个机械化师。
据俄军事专家估算,库存中至少包括:150辆主战坦克、 200辆装甲车、 350门大口径火炮、4万支自动步枪以及约2万吨弹药。
对乌克兰而言,这些装备堪称救命稻草。美国军援法案在国会卡壳,欧盟承诺的100万发炮弹至今仅交付30%。
若能拿下德左军火库,乌军至少能多撑一年。更阴险的是,若在此开辟第二战线,还能牵制俄军在赫尔松方向的兵力。
俄罗斯同样虎视眈眈,这批苏制武器与俄军现役装备完全兼容。考虑到俄军每天消耗近5万发炮弹,德左库存的122mm、152mm炮弹简直就是及时雨。
现在问题来了:俄罗斯到底要不要出手?
从战略价值看,德左堪称俄罗斯插在乌克兰西南部的"楔子"。若能在此驻军,既威胁敖德萨方向,又能牵制摩尔多瓦亲欧势力。
但现实阻碍同样明显——俄军想要增援德左,要么打通乌克兰南线,要么说服摩尔多瓦开放领空,这两条路目前都走不通。
更微妙的是国际反应。如果俄军真的进入德左,等于开辟"第二战场"。北约虽然嘴上说不会直接介入,但保不齐会给摩尔多瓦提供防空系统。
到时候东欧可能重现"双线对峙"的复杂局面,好不容易走到停火谈判这一步,现在前功尽弃难免可惜。
而眼下局势俄乌正在滑向三种结局:
第一种可能是美俄强行摊牌:北约默认现有战线,换取俄罗斯保证不再西进。这种方案能快速止血,但会永久撕裂欧洲。
第二种是乌克兰被秘密瓜分:西部成立亲欧政权,东部变成俄罗斯缓冲区,这种模式类似朝鲜半岛,但实施难度堪比走钢丝。
最黑暗的第三种可能是冲突外溢:要是波兰等国真被拖下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按钮可就若隐若现了。
现在德左局势走向何处全看接下来美俄乌三方谈判结果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