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在中医上被称为“高血压病”,也被归入“眩晕”、“头痛”、“肝风”、“肝阳”、“血络”、“中风”等范畴。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虚火上扰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导致气血失衡,进而引发血压升高。
中医治高血压具有显著优势:
首先,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辨证论治,综合考虑病患的体质、情志、生活习惯等因素,从根本上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而非仅仅针对血压这一单一指标进行治。
其次,中医治高血压多采用天然的中草药、针灸等方法,副作用相对较小,更适合长期调理。此外,中医还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患常伴有的头晕、头痛、失眠、心悸等症状,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医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通过调理身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自我修复能力,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中医对高血压的诊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然而,高血压的诊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病患积极配合医生的方案,包括按时服药、调整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同时,中医也可以与西医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为高血压病患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诊疗策略。
陈萌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伤寒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
北京红旗中医医院特邀专家
【学术任职】
燕京刘氏伤寒流派传承工作室骨干成员,“伤寒名家学术思想的整理与继承研究”方向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庆国教授传承工作室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理事。
【擅长领域】
临 床擅长应用张仲景经方治各科常见病、疑难病。肿瘤的中医保守诊治与术后调理,重视肿瘤的早筛和预防、调理体质逆转癌前病变,消散结节;应用中医药治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不能或不愿支架或搭桥的冠心病;冠心病支架术后、或搭桥术后仍有胸痛等不适症状者;各种心律失常(频发室早、房早、房颤、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相关疾病;以及慢性肝胆与胃肠疾病;内分泌失调,以及四高”等代谢综合征;皮肤科、风湿免疫科、儿科、妇科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