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莫迪受了美国什么刺激?打算放宽对华贸易限制,这是联手抗美的节奏吗?
随着近日印度外交代表团访华,中印关系的新局面正在形成,印度也似乎正在调整对华政策,试图变得对华更加友好。而这一调整的背后,很明显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内外压力下的现实考量,也暗含战略博弈的复杂意图。
之前印度跟随美国的脚步,不仅在对华贸易上限制进口,对我国出口到印度的钢铁、太阳能以及电子产品等,无端增加反倾销税。而且进一步限制中国对印度的投资,用各种理由打压盘剥中国在印度的企业,比如之前小米公司在印度被公然“抢劫”,扣押了4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但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却在持续扩大,2023年就达850亿美元,且关键中间产品和原材料仍高度依赖中国进口。而且对华加征关税和投资限制,直接导致印度企业成本上升、供应链断裂,反而损害本土产业。
虽然莫迪自2014年起,就曾雄心勃勃的推出了“印度制造”计划,但一直进展缓慢。印度的制造业GDP占比反而从当年的15%以上,降至如今的14%左右。
尽管印度试图借之前的中美博弈吸引产业链转移,但其薄弱的工业基础和高关税壁垒使得这一目标难以实现。退出RCEP协定后,印度更难以融入区域供应链。
美国企业如苹果、特斯拉在印度遭遇生产质量差、政策反复等问题。苹果印度产手机更因外观问题被退货,特斯拉的建厂计划也频频受阻。
印度政策的不透明性和效率低下导致外资信心下降,因而美国投资持续萎缩。在现实的资本利益面前,美国企业和投资者,并不会因为印度政府跟随美国脚步,对华设置贸易壁垒而高看其一眼。
特别是特朗普再次上台之后,以关税施压印度,要求其降低对美关税并开放市场。莫迪访美期间,更是遭特朗普当面批评“印度关税过高”,迫使印度不得不想办法寻找替代方案。
而更令印度内心破防的,估计就是特朗普政府一面批判印度关税过高,另一面却不忘对全球增加关税,这其中就包括计划对印度加征关税,涉及钢铁、医疗设备等关键诸多领域。
印度曾试图通过深化美印合作,参与美国主导的“四边机制”以遏制中国来换取美国的技术转移和市场投资。但如今看来,美国更关注自身的“再工业化”对印度技术转让和产业链转移的承诺多停留在口头,实际投资远低于预期。
例如双方的半导体产业合作进展缓慢,而中国在新能源、基建等领域的技术和资金更具现实可行性。印度被迫需要调整策略,试图通过放宽对华限制,来弥补美国支持的不足。
加上莫迪领导的印人党在2024年大选中表现不及预期,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迫使政府调整“经济优先”的策略。印度舆论也逐渐认识到,对华强硬政策只会导致其在边境对峙中消耗资源,限制对华贸易更会延误发展。印度企业界也呼吁恢复对华正常经贸,缓解供应链断裂导致的通胀压力。
但是我们也要警惕印度当前放宽对华限制,更多可能是应对美国压力的权宜之计。试图在中美之间双向套利,既通过放宽对华限制对冲美国压力,又以“向中国靠拢”姿态迫使美国让步。
看了印度对华态度的突然转变,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上观新闻,印度外长对华最新表态:改善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882980.html
新浪财经,特朗普批评印度关税“非常高” 莫迪为寻求关税豁免做出诸多让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5939817491336676&wfr=spider&for=pc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印媒:升级对华经济关系,眼下是“有利时机” https://www.cccme.org.cn/news/details.aspx?id=1C533629AB6D5195E764E347060FBDDB&classid=2ABB150247542E0E&xgid=F868932F64EB7A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