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麻醉是手术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让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接受治疗。然而,像大多数的医疗操作一样,麻醉也存在一定风险。

了解这些风险,对于患者、家属以及医疗工作者都至关重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01

常见的麻醉风险

(1)呼吸系统并发症

①呼吸抑制:这是麻醉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风险之一。麻醉药物,尤其是阿片类镇痛药和全身麻醉药,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减少,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抑制若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会导致机体缺氧,进而损害重要器官的功能。

②反流与误吸:在麻醉状态下,患者的保护性反射减弱或消失,胃内容物可能反流至口腔,并误吸入气管和肺部,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导致窒息,危及生命。这种情况尤其容易发生在饱胃患者或存在胃肠道梗阻的患者身上。


(2)循环系统并发症

①低血压: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可使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血压下降。手术中的失血、体液丢失以及患者自身的心血管疾病等因素,也会加重低血压的发生。长时间的低血压会影响各器官的血液灌注,导致器官功能损害。

②心律失常:麻醉过程中,多种因素可诱发心律失常。例如,手术刺激、麻醉药物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以及患者的酸碱平衡失调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威胁患者生命。


(3)神经系统并发症

①苏醒延迟:全身麻醉后,若患者超过预期时间仍未恢复意识,称为苏醒延迟。这可能与麻醉药物使用过量、患者对药物代谢缓慢以及术中出现脑缺氧等因素有关。苏醒延迟不仅会增加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停留时间,还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潜在损害。

②神经损伤:在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损伤周围的神经组织。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的感觉异常、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症状,部分神经损伤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

02

如何降低麻醉风险

(1)充分的术前评估

①详细的病史采集:麻醉医生在术前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通过了解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评估麻醉风险,并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例如,对于有哮喘病史的患者,麻醉医生会在术前采取措施预防哮喘发作,选择对气道刺激较小的麻醉药物和方法。

②全面的身体检查:除了详细询问病史,麻醉医生还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肺功能评估、气道评估等。通过听诊心肺、测量血压、评估气道通畅程度等,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麻醉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例如,对于气道存在解剖异常的患者,麻醉医生会提前做好应对困难气道的准备。


(2)规范的麻醉操作与管理

①专业的麻醉团队: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麻醉护士等组成的专业团队,是保障麻醉安全的关键。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麻醉护士则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操作,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②严格的药物管理: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确计算和使用麻醉药物剂量,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同时,在麻醉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麻醉效果和患者安全。此外,为确保麻醉药物不被误用,其储存、使用及管理均需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


(3)术后密切监护

①麻醉恢复室的监测:手术后,患者通常会被送往麻醉恢复室进行密切观察。在恢复室中,医护人员会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苏醒情况,确保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一旦发现异常,如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会及时进行处理。

②病房的后续监护:患者转回普通病房后,病房医护人员会继续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例如,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有无神经系统症状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麻醉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规范的麻醉操作与管理以及术后的密切监护,大多数麻醉风险是可以有效降低和控制的。

患者和家属应在术前与麻醉医生充分沟通,了解麻醉相关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医疗团队的工作,共同保障手术麻醉的安全。

说明:文字原创,图片由AI生成

(扫码填写问卷)

为了解您的健康需求,我们特别准备了这次“十万个为什么”匿名问卷。整个过程只需30秒,欢迎尽情表达您的真实想法!

点击订阅

作者: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林旭林

编辑:解阳杨 李硕然

审核:姜峰 李雅琴

关注“姜大夫答疑”

分享交流专业、有趣的健康知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