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初称,已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而据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近日报道称,特朗普在这封信中提议就新的核协议进行谈判,并明确表示“伊朗必须在两个月内达成协议”。哈梅内伊近日发表讲话表示,美国应该知道,在对抗伊朗时,仅靠威胁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敌人应该知道,伊朗从来没有主动发起冲突,但如果他们对伊朗做任何邪恶的事情,将会受到伊朗严厉的打击。
特朗普要的不是续签今年10月即将到期的伊核协议,而是要谈新的协议。他在信中发出了严厉警告:若伊朗拒绝谈判的提议并继续推进其核计划,那么他们将面临严重的后果。特朗普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解决伊核问题只有两条路:要么采取军事行动,要么达成协议……我更希望达成协议。”在哈梅内伊看来,2015年签署伊核协议的时候,美国和伊朗都已经谈好了条件,这些条件不应该再改,更不应该出现新的条件。所以对特朗普签署“新协议”的提议,哈梅内伊是无法接受的。
哈梅内伊(资料图)
在哈梅内伊看来,特朗普这个人出尔反尔,不是一个值得谈判的对象。2018年5月,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对伊朗的所有制裁。尽管欧洲刚开始不愿跟随美国,但后来由于苏莱曼尼之死,伊朗暂停履行伊核协议第五阶段的限制措施,欧洲也不得不恢复对伊朗的制裁。有一说一,特朗普在5年前下令炸死苏莱曼尼这件事,至今依旧被伊朗视为“国耻”,这种公开羞辱估计也是哈梅内伊不能轻易原谅特朗普的理由之一。
其实,特朗普心里很清楚伊朗方面是不可能在美国的军事威胁下签署新的核协议的。特朗普的真实目的就是重塑中东地缘格局,十多年来,伊朗通过“抵抗之弧”不断地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力,早就已经成了美国霸权在中东的“眼中钉”,想要拔掉这颗“钉子”,又要“师出有名”,特朗普就只能从伊核协议入手;其次就是肢解“抵抗之弧”,要知道,“抵抗之弧”背后的大哥就是伊朗,如果特朗普成功的让伊朗屈服,“抵抗之弧”最终也将分崩离析。
特朗普(资料图)
不过,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政策能否奏效存疑。历史上,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从未迫使其完全妥协,反而刺激了伊朗发展军事以及核武能力。国际社会普遍担忧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因为美国内鹰派势力正在抬头,美国副总统万斯就公开支持以色列对伊朗动武,而特朗普本人对伊强硬态度更增加了不确定性。对伊朗而言,接受谈判意味着妥协让步,而且无法保证美国是否会遵守协议,毕竟之前的伊核协议美国说撕毁就撕毁了。但是若拒绝则面临军事风险,可谓是让伊朗有些左右为难。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伊朗也明白这个理。但为了不被特朗普拿捏得死死的,哈梅内伊当即找上中国。在特朗普宣布恐袭胡塞武装前一天,中俄伊三国副外长在北京会晤,重点讨论核及解除制裁问题。事后三方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外交对话以及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的重要性。这说明伊朗并不排斥谈判和对话,但作为势弱的一方,需要更多外部支持,才能顶住美国的压力。
哈梅内伊(资料图)
可见,特朗普上台后所采取的极限施压政策正在慢慢走向失败。首先,伊朗不会轻易向美国低头妥协,相反持续施压会让伊朗更加坚定反抗的决心。其次,部分西方国家对于美国的军事威胁持怀疑和否定态度,认为这种做法很有可能会导致中东紧张局势的影响持续外溢。最后,如果伊朗拒绝美国的谈判要求,特朗普将陷入两难处境:动手则会引发一场更大的地区危机,但不动手则会让美国在伊朗问题上的主动权逐渐丧失,可能到那一刻,特朗普才会明白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