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说他气坏了,后果很严重。

特朗普公开表示,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乌克兰停火协议进行数周谈判以后,他对普京“非常生气"very angry"和“恼火”"pissed off"。

在接受美国媒体NBC新闻采访时表示,他对普京攻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信誉感到愤怒,并威胁说,如果普京不同意停火,他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50%的关税。

特朗普还说,如果俄乌停火协议没有达成,这一关税措施将在一个月内生效。

表面上看是因为普京最近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可信度等言论,让特朗普觉得被冒犯了。



可事情哪有这么简单,这种关税威胁更像是特朗普在俄乌谈判桌上甩出的一张牌,目的未必是真要掐断俄罗斯石油出口,而是逼普京在停火条件上让步。

自从美国介入俄乌问题调停以来,包括美国国内很多人士都认为,其严重偏袒俄方。

当然,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的这种偏袒,悄然去掉了对战争责任的讨论,一方面断绝了乌方、欧洲要求追究俄方战争责任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因此回避掉了俄方要求追究乌方所谓纳粹化、挑唆反俄情绪的责任,只是一味地要求停战,然后拿捏乌方交出资源。

回顾特朗普这些年对俄策略,不难发现他特别热衷于这种极限施压的手段。

先放出狠话,制造恐慌气氛,让市场陷入震荡,然后再趁机提出自己的条件。

之前在伊朗核协议、北美贸易协定等问题上,都是如出一辙的套路。

特朗普“交易的艺术”,其实就是想“白嫖”。



但普京哪里是会被轻易吓倒的人。

普京手中握着粮食、能源、核武三张王牌,这每一张牌都极具威慑力。

而且俄罗斯这些年一直在努力降低对美元的依赖,俄罗斯央行外汇储备早就开启了去美元化进程,现在的俄罗斯面对各种制裁,早已经是虱子多了不怕咬,你奈我何。

此前两个多月,特朗普对乌克兰的极限施压,迫使泽连斯基政府不得不向美方妥协,至少在表面上做出了完全配合美方的谈判立场。

但是此举让美国与欧洲形成了对立,并让欧洲成为牵制美方向俄罗斯一边倒的强大力量。这也让特朗普对乌克兰的极限施压遭遇失败。

其实在这场闹剧当中,最受伤的其实是欧盟。

欧盟在美国的裹挟下,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的举措已经给欧洲自己带来了沉重打击,工厂倒闭潮一波接着一波,大量工人失业,经济陷入困境。

马克龙前几天还在吐槽美国天然气价格比市场价贵四倍,现在看来这买卖还能继续涨价。



欧洲在这场美俄博弈中,俨然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被美国当作棋子随意摆弄,却又无力挣脱。

在政治舞台上,所谓的愤怒往往只是一场廉价的表演,真正的利益交换都隐藏在幕后交易之中。

在这场充满算计的博弈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特朗普对普京骂得越凶,或许恰恰说明他内心越渴望达成协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