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高原
李成智

点击进入:第一章:入伍第一年

第二章、载波班

点击进入:第一节——第二十节

点击进入:第二十一节 归队途中

点击进入:第二十二节、群众路线

点击进入:第二十三节、参加考试


战友们二营营部(八一新村)留影。照片上的一排营房修建于1976年

第二十四节、单路载波

中越自卫反击作战很快就结束了,前后刚好一个月时间。从1979年2月17日开始打响到1979年3月16日前线部队撤回,我们营去的两位技师在前线都立了功。他们和老部队战友们还是经常联系的,这两个技师技术都非常好,八一站的李桓英技师我也非常熟悉,每次搞月测我们都打交道。八一是中心站,我们在月测上听从人家指导。李桓英是北京市人,爸妈也是高干,入伍年龄很小,参战时还没结婚。他是我战友的师傅。我过八一去玩,人家对我也很好。战争结束后,听说他在河口机务站当连长。

1979年因为战争,我们部队补充的兵员少,退伍的也少。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连队还是处于退伍期,主要是做好稳定工作,值好班,站好岗。炊事班也注重伙食改善,尽量不要老兵提意见。我们班郭伟明是技师,我们关系还不错。还有1976年兵肖天伦,1978年兵赵泽忠,技术力量并不弱,连队还是很放心的。

有一天我发现机房天花板棚上有一套单路载波机,什么时候放上去的也不清楚,机房装备移交并没登记,是一套崭新的机器。一般单路载波设备都是野战用,多用于师团之间的通信联络,固定台站之间因话路少,不列装这些设备。我检查后没有任何毛病,通话效果不错,我建议把他装到地方邮电局到机务站之间,既解决通话广播干扰问题,又能密切军地关系,本身我们维护的1号线路上开通的12路载波机都是为西藏地方服务的。

我的建议很快得到连队首长和郭技师的同意和支持,郭技师亲自去邮电局联系跑这个事。工布江达县邮电局领导听说后很是高兴。单路载波开通以后,效果非常好。消除了皮康到工布江达县之间的广播干扰难题,工布江达经皮康到林芝地区之间的电话得到圆满解决。电话上能解决的事情,再也不用两地人员来回跑了,也密切了我们和工布江达县邮电局之间的感情和友谊,交往就逐渐多了起来。

电话通了以后,对机务站也很好。我们连队的报纸信件,邮局及时通知我们去取。工布江达县如果有好电影,邮局也及时打电话告诉连首长,连队经常组织去看电影,满足战士们的一些文化需求。后来连队也经常去工布江达县进行篮球比赛。一个电话把军民、军地的关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未完待续)


皮康机务站1979年成都籍战友和詹科文副连长(左5)在一起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李成智:1956年生,1975年入伍西藏军区通信总站部队。任过载波技术员,1983年至1985年在武汉通信学院学习。毕业回原部队。任过司令部作训股长,营长。1993年转业至河南孟县武装部,先后任过参谋,民兵装备仓库主任,1996年回归部队任后勤科长。2000年第二次转业孟州广电局任副局长,2016年退休。


作者:李成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