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3 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就包括强制标示致敏物质信息、避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用语等一系列与食品标签相关的新规。
要知道在我们日常选购的各类食品中
除了生鲜之外
绝大部分都是预包装食品
而食品标签就像是预包装食品的“身份证”
面对纷繁复杂的食品标签
要如何读懂它们?
四步帮你快速破解食品标签背后的信息——
图源:视觉中国 为什么读懂食品标签很重要?
凡是预包装食品,必须有标签。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将食品标签定义为:“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其中,有些信息是强制要求的,比如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而有些信息是推荐标示的,比如食用方法、致敏物质提示等。(本次公布的新国标中已将致敏物质列为强制标示信息,详情>>)
食品标签以独特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着关于食品特征、性能及食用方法的关键信息,助力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进而做出明智的购买选择并规避相关风险。学会读懂食品标签,准确掌握食品成分信息,是一项维护健康的重要技能。
读懂食品标签“四步法”
1、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
生产日期与保质期这两个关键信息,对于了解食品的新鲜程度及食用安全至关重要。通过标签上的日期标注,消费者可以清晰地得知食品的生产时间,从而判断其是否在保质期内,确保选购到品质上乘、安全可靠的食品。
生产日期(制造日期),指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装或灌装日期。保质期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本次发布的新国标中,要求预包装食品保质期要以到期日的形式标示)保质期的标示方式可以是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到期日,也可以标示为“最好在xxxx之前食(饮)用”等方式。
因此,在标签上还要标示食品的贮存条件,标示方式有“常温”“冷冻”“冷藏”“避光或阴凉干燥处保存”等。消费者应注意产品的保质期和贮存条件,食品过期或者临近保质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应当谨慎购买和食用。
2、学会查看食品名称和配料表
食品名称是食品的标志,它反映了该食品的特征、品种、制作工艺等信息。国家规定应当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食品名称一定要细看!比如“芝麻调味油”和“芝麻香油”,前者是调和油,后者才是纯芝麻油。
由于食品名称可能会具有“迷惑性”,因此要了解产品的真实属性,就要看产品类型。
举例来说,如果食品包装上注明产品名称是“xx奶”,要确定其究竟是乳制品还是饮料,可以查看标签上标注的食品类别,如果食品类型项标注的是“灭菌乳”“巴氏杀菌乳”“调制乳”或“发酵乳”等,则说明该饮品是属于乳制品,如果标注食品类别是“蛋白饮料”,则该食品属于饮料。
配料表是按照“食物用料量递减”的标示原则,标示了食品的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等信息(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从健康角度来说,配料表越简短越好,成分多说明该食品是经过深加工的。
此外,有些配料表中可能会藏着一些不太健康的成分,需要我们格外留意。比如反式脂肪酸,它常常出现在糕点、油炸食品、奶茶等的配料表中,像氢化植物油、植脂末、起酥油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马甲”。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看到这些成分还是少吃为妙。
3、读懂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即“营养标签”,标示了食品的六种营养成分和能量(新国标中已将强制标示的营养素范围由“1+4”扩展为“1+6”)含量值及其占个体每日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其中,“1”是指能量;“6”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糖和饱和脂肪(酸)。
学会看懂营养成分表中的能量数值,就能让我们知道吃了这款食品会摄入多少热量。
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是《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的强制标示内容,表示100克或100毫升或一份食物所含的某种营养成分,提供了人体一天需求量的百分比。
比如,某种食品钠的NRV%为20%,说明吃100克该食品就摄入了一天所需钠的20%;若另一种食品钠的NRV%为105%,说明吃100克该食品不仅摄入了一天所需钠的全部分量,还超了5%。
4、留意特殊标识和认证
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产品所执行的标准代号,我们可以看到该食品执行的具体食品安全标准。
除此之外,在食品标签上,我们还可能会看到一些特殊的标识和认证。比如有机食品认证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有机食品标志表示该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遵循有机农业的标准,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相对更加天然、健康。绿色食品则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农药使用、肥料使用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是优质农产品的代表。
(参考资料:人民网、科普中国、中国食品安全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旸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