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025年高考,除了争分夺秒的复习备考,考生和家长们还格外重视志愿填报这一关键环节。那么,想要了解一个大学专业怎么样,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看学长、学姐们的实际就读体验。
近日,软科对阳光高考网专业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梳理出了1202所本科院校的近4万本科专业点和1246所高职院校的1.6万个专科专业点的满意度结果。其中,学生对人工智能专业的总体满意度最高,位列本科专业第一。
再加上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此时选择人工智能专业便是乘着时代发展的东风的明智之举,不仅能够拥抱旺盛的行业发展,还能面向巨大的人才缺口。那么说到人工智能专业,就不得不提华南理工大学了。
据悉,华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属于未来技术学院,而该学院是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家,主要布局智能感知、大数据、AI+融合技术三大研究方向,并从师资引培、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打造了深度融入全球的创新育人生态。
特别是在人才培养路径方面,华工构建了“1+N+X”模式,即该校未来技术学院通过二次选拔、转专业等方式招收和遴选优秀学生,以“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才,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先机”为目标,设计构建“1”条人工智能主线、多个学科交叉和多场景跨系统融合,以及引领者意识培养。
这或许听起来像是一串神秘代码,其实隐藏着培养未来科技大佬的“通关秘籍”。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既能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又能跨学科玩得转,最后还能“修炼”成敢闯敢拼的未来“扛把子”。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学生们还没毕业就成了科技公司眼里的香饽饽,有人调侃这是“提前锁定年薪百万的入场券”。
同时, 华工未来技术学院还实行“科研导师”制度,以助力提升本科生科研学术能力。想象一下,别的学校本科生还在为抢不到选修课发愁时,这里的学生已经跟着院士团队研究脑机接口,或是窝在鹏城实验室里调试自动驾驶算法了。
且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该未来技术学院学生的科研能力直线上升。此前该学院官微晒出的成绩单更是让网友直呼“离谱”:仅2024年就有5篇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被AAAI、WWW、CVPR这些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顶尖会议收录。
此外,如果说论文专利是科研赛道的奖杯,那遍布全球的实习机会就是未来技术学院为学生能够准备的全明星体验卡。目前,该学院已有多名2021级学生获得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实习机会。例如,在斯坦福大学(国际人工智能顶尖学者李飞飞教授团队)实习的刘锦绣、在清华大学协同交互智能中心实习的谢文轩、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实习的李尚哲、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的沈鑫杰、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实习的余芷茵……
这样左手国际顶尖会议论文、右手名企offer的状态,在华工未来技术学院不过是“基本操作”罢了。甚至可以说,当其他高校还在讨论“该不该让本科生进实验室”时,华工未来技术学院的学子们已经在考虑:这次创业该拿风投的钱,还是用自己专利作价入股了?可见,在人工智能重构职业版图的当下,华工未来技术学院搭建的“学术加速器”为其学生增添了独特竞争力。
据智联招聘最新数据,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33.4%位居行业第一,人工智能工程师以69.6%的求职增速位居职业榜首,市场“香饽饽”的地位可见一斑。此种情况之下,谁能拿到更高质量的敲门砖,自然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华南理工大学显然是那个“最好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