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民晚报报道,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经中欧双方商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访华。同日稍早,外交部发言人宣布: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据悉,此次来自法国的约60名高管代表团也将与马克龙一同出访,其中包括法国电力公司、阿尔斯通、废水和水管理公司威立雅集团,以及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



马克龙(资料图)

去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空中客车与中国签下一笔总价高达200亿美元的飞机大单,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1450亿元。本以为这能加深中法贸易往来,带动中欧经贸,可谁能想到,法国在拿到这笔巨额订单后,态度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最近,欧盟组织27个成员方就对华电车加征关税一事,进行了一场不公开的“秘密投票”。尽管投票过程和结果都不对外公布,但还是有媒体神通广大,第一时间获取了相关信息:在这次投票中,12国赞成加征关税,11国弃权,4国反对,主张加征关税的国家在欧盟内部占据了多数。而在这12张赞成票中,法国赫然在列,另外还有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两个欧盟主要经济体。

想当初,中国本着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与法国开展高层互访,期望通过密切交流,促进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诸多挑战。中国市场向来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欢迎各国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法国企业也在中国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但如今法国的做法,无疑给中法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马克龙(资料图)

那法国为什么要带头针对中国电车呢?分析来看,大概率是想保护本土电车企业。近年来,全球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电车凭借先进技术、高性价比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崛起,这给法国本土电车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法国企图通过加征关税这种贸易保护手段,给本土企业创造所谓的“公平竞争环境”,实则是在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另外,法国车企在中国大陆的业绩一直不太理想,处于市场边缘,发展不温不火。所以法国觉得,就算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引发中国反制,自身也不会有太大损失,毕竟其车企在中国市场本来就没多少利益可丢。

德国作为欧盟经济的另一大支柱,在这次投票中选择了弃权,态度举棋不定。要是德国投反对票,许多欧盟成员方会指责它对华态度软弱,在关键贸易问题上向中国妥协,质疑其在欧盟的领导地位。但要是投赞成票,那必然会严重损害中德两国的贸易关系。德国的主要车企,像大众、奔驰和宝马等汽车巨头,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极高。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市场是这些德国车企重要的利润来源。一旦中德因贸易摩擦陷入贸易战,这些车企在华市场销量肯定会大幅下滑,利润也将遭受重创,这是德国车企难以承受的。所以德国权衡再三,选择弃权,采取走一步看一步的策略。

除了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投赞成票同样毫无道理。西班牙给出的理由是中国电车打乱了欧盟电车市场,这完全是无中生有,给中国电车扣“莫须有”的罪名。这种卑劣的贸易保护行为,根本无法挽救欧洲电车企业的衰落,反而还会破坏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环境。



马克龙(资料图)

法国这次的行为,让中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双方的关系。中国一直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发展与各国的经贸关系,在与法国的合作中也展现出极大的诚意,给予了法国企业诸多商业机会。但法国的做法无疑伤害了中国的感情,破坏了双方的信任基础。对于欧盟内部这种不合理的贸易保护行为,中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一方面会通过外交渠道表明严正立场,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中国也会加快国内产业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降低对外部市场不合理政策的依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中掌握主动权。

中欧作为全球两大重要经济体,本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但如今欧盟内部部分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仅不利于中欧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也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希望欧盟能够正视自身利益,摒弃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分歧,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