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江苏大地再次以一份厚礼让全国退役军人热血沸腾——全省13个设区市的公共交通、国有景区全面向退役军人免费开放,电子优待证的试点推广更让这份尊崇“触手可及”。一位来自河南的老兵王建国在南京地铁站刷卡时,听到“老兵,您好”的语音播报,瞬间红了眼眶:“脱下军装20年,没想到在江苏还能被这样记挂!”


这项被称为“双免”的优待政策,始于2023年苏州的率先破冰。彼时,苏州推出全国首个覆盖公交、轨交和76个景点的退役军人免费政策,短短半年内,无锡、南京、徐州等12个城市迅速跟进,最终在2023年10月实现全省覆盖。如今,江苏已形成近500家免费景区、200余个4A级以上景点的庞大优待网络,从南京的明孝陵到苏州的拙政园,从连云港的花果山到徐州的汉文化景区,每一处风景都在向老兵们敞开怀抱。


而更令人动容的是细节:淮安公交系统将刷卡提示音从“爱心卡”改为“老兵,您好”,常州中华恐龙园为立功老兵提供门票5折优惠,这些暖心设计让优待政策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情感连接。

在数字化浪潮中,江苏的优待服务同样走在前列。宿迁市试点的电子优待证,只需手机亮码即可畅行公交、景区,彻底告别实体卡丢失的烦恼。连云港开发的“优待地图”小程序,将全省优惠商户、景区导航、政策解读集成一体,退役军人走到哪里,尊崇服务就跟到哪里。

不过也有老兵遇到过“甜蜜的烦恼”——洛阳网友曾反映优待证乘地铁需预存1元以上,经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解释,这是因地铁系统采用“先预扣后返还”机制,只需激活卡片并确保余额充足即可无忧通行。这些小插曲反而折射出政策落地的细致考量。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为确保“双免”不打折扣,江苏各地使出了浑身解数:徐州组建监督小组暗访公交、景区,常州组织“压力测试”排查系统漏洞,泰州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会收集老兵诉求。盐城更将政策落实纳入政府考核,用制度刚性守护退役军人的权益。

在仪征市军营里,退役军人事务局把政策解读课堂搬到战士退伍前,从安置待遇到购房补贴,从教育培训到创业贷款,让即将返乡的老兵吃下“定心丸”。这些举措背后,是江苏作为兵员大省、双拥强省的深厚底蕴,更是“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职业”的庄严承诺。

如今,这项政策已产生涟漪效应。在扬州瘦西湖畔,山东老兵张建军带着全家游玩时算了一笔账:仅地铁、公交和景区门票,三天就省下近千元。更让他感慨的是,景区工作人员见到优待证后主动敬礼的瞬间,“那声‘老兵’比任何优惠都珍贵”。

而南通推出的“通通优”拥军卡,不仅覆盖交通文旅,还整合了400多家商户折扣,从加油9.5折到创业贷款绿色通道,形成了全链条服务生态。这些创新实践,正在重新定义“优待”的内涵——它不仅是经济补贴,更是社会认同;不仅是政策红利,更是价值归属。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江苏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已着手升级优待体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将拓展健康医疗、子女教育等领域的优待项目,并推动电子优待证全省覆盖,让“一码通行”成为常态。

与此同时,全省正探索建立退役军人专属信用评价体系,让曾经的军功章转化为创业融资的“通行证”。这些前瞻性布局,预示着优待政策将从“普惠式”向“精准化”跃升。


当退役军人在苏州园林感受古典美学,在连云港海滨追忆军旅岁月,在南京地铁听到专属播报,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江苏的山水人文,更是一个社会对奉献者的深情回馈。

这份“双免”大礼包,早已超越政策本身,成为尊崇军人、铭记奉献的时代注脚。正如一位网友的留言:“江苏用全省之力温暖了全国老兵的心,这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双向奔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