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在深圳都市核心区,作为承载超250万人口、规上工业总产值6135.59亿元的产业重镇,水安全保障已成为龙华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深圳市龙华排水有限公司以改革破题,用创新作答,以“厂网河库”一体化运营为牵引,开辟再生水处理、环保水处理、环境检测等新赛道,走出一条“1+3”的复合型发展创新之路,探索出高密度城区水环境治理的“龙华方案”。
“1”:以“绣花功夫”推动厂网河库运营主业一体化精细化
作为全市唯一的区直属排水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龙华排水在全市率先推行“厂网河库”一体化管理模式,将原本分散、复杂的水务管理体系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了从“九龙治水”到“一龙管水”的改革蜕变,构建起了一个集整体治理、难点攻坚和长远规划于一体的高效治水体系。
2024年,龙华排水高站位推进“主营业务质量提升”计划,通过系统治理,观澜河13条一级支流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还完成35个污水零直排区及2427个达标小区创建,顺利通过全省生态环保督察、全市雨污分流成效交叉检查、市区生态文明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等各项考核。
龙华排水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精心打造龙华区“站网河库”一体化平台,推动“站、网、河、库、涝”全场景实时监测预警,实现对排水管网治理的可视化、可知化、可控化以及可预测化。还紧扣低空经济发展,重点突破低空场景应用,开发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水库全域自动巡查覆盖率达100%,隐患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以上。
龙华排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连续六年超额完成排水管网检测、3级缺陷整治、河道清淤和雷达探测等4项区级民生工程。构建防汛体系,完成58处积水点、39处河道防汛点智能化改造,整治各类隐患275处,获评“2024年度深圳市三防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3”:“三个引擎”驱动向专业性领域性水生态治理企业转型
迈入“十四五”发展阶段,龙华排水锚定做大做精主营业务,拓展利润增长点的目标,逐步探索地质雷达探测、再生水利用、工业废水处理、碧道管养等新兴业务,逐渐从专一性排水公司转型为新型综合服务企业。
聚焦水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新形势,龙华排水逐步推进再生水利用配套工程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再生水布局规划,率先打造覆盖全域的再生水骨干网络,率先建成一批再生水利用配置示范项目。加强顶层设计引领,编制完成《龙华区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自主投资建设章阁工业园、黎光工业园再生水利用项目,同步完成15处智能化取水点布局。大唐宝昌电厂等重点项目、河道常态化补水累计供水达2010万立方米,市政杂用领域再生水替代率超90%。目前,龙澜大道北延段、深超光电、龙华富士康等再生水项目前期工作正加速推进。
牵头开展章阁综合水质净化EPCO总承包项目,2024年已实现单线通水并开始商业运营,为辖区重点企业提供高标准工业废水处理服务保障。同时,还负责运营观澜版画人工湿地,处理周边生活污水、受面源污染的河水,日均处理水量约2000吨。成功中标观澜河干流及4条支流共计40公里碧道运维项目,构建起“水质监测-生态修复-景观维护”全链条服务体系。
以“科技赋能”为战略核心,实现检测监测板块的跨越式突破。2024年,龙华排水首家专业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成功斩获CMA资质认证,并通过ISO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三体系认证,构建起覆盖全业务链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省外雷达检测业务实现零的突破,市场竞争力进入新阶段。此外,核心技术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自主研发探地雷达智能图谱分析解译AI算法,通过地面坍塌及排水管网隐患数据应用平台,2024年累计完成探地雷达检测 2690公里,提前发现道路隐患264处,预警准确率较传统技术提升40%。2025年顺利承接龙华区水务局、环水管网科技、市政集团、中建三局等水质检测业务,涵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再生水等类型。
以科技创新赋能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龙华排水“面向复杂场景的排水管网智能检测技术及装置”联合研发项目荣获“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4项国家级奖项和省级奖项,彰显了公司在排水管网检测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还设立“科创先锋”“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等奖项,鼓励全体员工主动创新、勇于创新。公司近两年新增授权专利18项,取得非专利创新成果49项。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龙华排水积极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工作,2024年以“河道水位监测预警分析数据集产品”作为增信条件,完成全市首例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入表 + 融资授信”,成功获得光大银行深圳分行1.1亿元融资授信额度,打通了数据要素资源化向资产化、资本化的转变路径,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