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新质生产力助推温州市“强城”发展“科学咖啡馆”活动在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秘书处业务总部举行。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约40人共聚一堂,纵论温州未来发展新蓝图,探索研究新质生产力助推“强城行动”的新路径、新举措。


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温州研究院院长、温州市新质生产力科创联盟理事长叶志镇以《发展材料新质生产力 促进温州发展新动能》为题,详细介绍了浙大温州研究院如何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温州实现新材料千亿产业的目标,并分享了自己深耕产业技术转化的成效。


2021年,叶志镇履新浙大温州研究院院长并带领一批高层次人才、高科技项目落地温州,开启了杭温双城双创记。“我的人生信念是不做拉倒,要做就做到最好。人生有运气的成分,也有坚持的部分。我很幸运,顺势而为,高考考上浙大,工作拿了一些奖,获得一些荣誉,现在追求自己的第三次发展——一路向阳,在家乡创业发展。”叶志镇坦陈。

现场嘉宾和叶志镇围绕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温州市“强城行动”等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针对最近热门的“人工智能+”话题,作为科技型企业代表,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TO张伟铭表示:“AI(人工智能)是长期主义,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找到切入点很重要,我们会加大人工智能的投入,用人工智能来加快企业研发能力,不是替代,而是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以推进产业的迭代。”

作为青年企业家代表,浙江竟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如意认为:“AI是非常好的工具,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建议加大AI硬件方面的投入,比如建设算力中心,开放数据平台等,实现资源的创新融合。建议加强AI政策扶持,鼓励企业进行AI的转换,激发新生代企业家做出数据优化的转变。”

兰理工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院长曹驰介绍,温州泵阀产业有4000多家企业,现在不断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打造,努力打造行业标杆企业,形成科研、制造、服务一体化推进,激发新质生产力,打造世界泵阀创新基地。建议在政策顶层设计上,扶持和助力企业发展,在人才、土地等要素上持续保障,从而激发新质生产力。

深耕在智能制造数字化改造一线,华科大温州研究院副院长苏天德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如今中小学对人工智能很重视,出台了中小学人工智能的推广政策。原先我们一直帮助企业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如今顺应潮流,我们也开发了学校AI‘智能体’尝试,相信AI+教育是未来的大趋势。”

据悉,温州市新质生产力科创联盟由浙大温州研究院、国科温州研究院等在温高校、高能级平台、科技型企业等近40家单位共同倡议组成,旨在凝聚各方力量,聚合创新资源,搭建共建共享平台,共同构建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机制链一体化大格局,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城”建设。

温州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建波表示,接下来温州市新质生产力科创联盟将向计划性更强,导向性更强,品牌更有感等方面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还实地调研了浙大温州研究院、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秘书处业务总部和温州世界青年科学家成长基金会等。

本次活动由温州市科协指导,温州市新质生产力科创联盟承办。

来源:温度新闻、温州市科协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何百岳

二审:方佳佳

三审:王陆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