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岁的女童琪琪(化名)因突发内斜视,前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眼科就诊。经过充分评估,专家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实现“零切口、微创伤”,不到5分钟即已完成双眼注射。次日,患儿内斜度数直降80%,症状基本消失。琪琪也成为上海采用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最低龄儿童。
琪琪因长时间使用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突然出现双眼内斜,形似“斗鸡眼”的症状,家长发现后,立刻带她到复旦儿科医院眼科就诊。医生确诊琪琪得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这是一种发病急、病因复杂的斜视类型,长时间内斜视很可能引发患儿弱视及立体视功能永久损伤。主治医师蔡晓静透露,近期接诊的该类患儿中,绝大多数与近距离用眼过度相关。长时间接触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可能导致双眼融合功能紊乱,诱发急性内斜视。
对于传统斜视手术可能存在并发症的风险,琪琪的父母一度顾虑重重。复旦儿科眼科主任杨晨皓经过缜密评估,给出了令家长满意的治疗新方案——为琪琪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疗法,通过将精准调整好剂量的药物注射至过度收缩的眼外肌,使肌肉张力在1-2周内显著减弱,从而使眼球回归正位。
A型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能使过度紧张的肌肉暂时性松弛,从而调整眼外肌的张力平衡,使斜视得到矫正。杨晨皓向家长解释,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无需打开球结膜,仅通过局部注射即可完成,避免术中出血、术后疤痕等问题,可减少肌肉滑脱、巩膜穿孔等传统斜视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尤其适合病程较短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周期性斜视等特殊斜视患儿及低龄儿童。
经过与家长的充分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后,2025年3月24日,杨晨皓主任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极微量A型肉毒毒素精准注入琪琪的眼部内直肌后部肌腹,松弛其紧绷的眼肌,耗时不到5分钟即已完成双眼的全程注射。
“孩子手术后早晨醒来内斜就神奇般消失了,真没有想到打针就能治好斜视!”令家长激动的是,术后次日,琪琪的斜视度数就直降80%,度数从30棱镜度降至6棱镜度,内斜症状基本消失。经主治医生上午查房确认琪琪内斜好转后,当天顺利出院,居家期间也仅需使用眼药水协助恢复。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眼科将开设“急性内斜视诊疗绿色通道”,整合视功能训练、VR立体视重建等技术,为患儿提供全流程个性化治疗方案。专家同时呼吁,家长须重视儿童眼健康管理,不要让手机、平板成为孩子的“电子保姆”,同时需要关注孩子是否频繁眨眼、眯眼或出现异常头位,一旦发现应尽早就医,斜视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导致弱视和立体视觉丧失,早发现、早干预是保护视功能的关键。
原标题:《长时间用电子产品致三岁女童 “斗鸡眼”,复旦儿科医院5分钟注射成功治疗》
栏目编辑:陆梓华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