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认知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不同观点的兼容程度。

人的浅薄,可以说是天生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成长的历程里,应该不断地成长自己,提升自己。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学会自我审视和自我突破,就像一棵树一样,吸收土壤里的养料,接收太阳的能量。

如此,方能开枝散叶,茁壮成长。

否则的话,你会发现这棵树就会长得畸形,甚至没有了生命力。

人,如果得不到成长,又或者自己甘于得过且过,那么难免会变得固执。

然后,一点点变得一意孤行,越来越犟,再也无法蜕变自己,成全自己。

要时常提升自己的认知,打开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格局,放大自己的信心。

靠自己,让认知水平拔升,创造更多的人生可能。



自私,走不远

人活着,最怕的就是把自己活得越来越自私。

自私的人,也许会觉得自己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会吃亏上当,不会受骗,甚至还能让自己得到一点好处。

但是,恰恰是有了这种贪小便宜的坏习惯,以及不愿吃亏,只想得到的想法,反而把自己从正道上拉下来了。

其实,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知,就是当一个人趁年轻的时候,该吃苦就吃苦,该吃亏就吃亏,别想那么多,别顾虑那么多。

因为我们必须要经历,必须要成长,而且每一次走出去的发展也好,创造也罢,身边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陌生的存在。

既然是陌生的存在,那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有相关的经验,甚至没任何人能提醒自己,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这个时候,犯错是难免的,垂头丧气也是自然的。

但是,我们千万不能自以为是,或者想当然地按照以往的经验去对待不一样的问题。

否则的话,我们只会越来越受挫,但也得不到正向的成长。

作家莱蒙托夫曾说:“脑子里只是装满自己的人,正是最无知的那类人。”

真正的聪明人,永远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比自己聪明的人。

所以,不要凡事总想着自己,更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思维上处理问题。

否则的话,我们肯定走不远。

认知浅薄,人会固执

一个人的失败,是从封闭自我开始的。

其实,封闭自我真的没有任何好处,它看似能够让你前期觉得很轻松,很自在。

但其实,这些更多的时候是假象。

毕竟,当一个人永远不折腾,不提升自我的话,他就会行尸走肉一般,如同腐水一样,没有流动,没有变化。

这也意味着,没有希望,没有可能。

实际上,当一个人的认知越浅薄,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不愿改变自己,不肯塑造生活。

然后,在现实当中,固执化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会让他们在认知上,陷入了一种死循环里。

于是,看不到生活里潜藏着的麻烦,感受不到人生里的各种风险。

甚至,哪怕有一天感受到了压力,遭遇了挑战,他也会自以为是地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根本不可能是自己的原因。

放不下偏执,看到自身的问题,到最后,就不断地在南墙里撞来撞去。

主持人马丁曾说:“固执,不是一切尽在掌握时的自信,而是一知半解状态下的自负。”

人啊,一定要坦然接纳自身的不足,看到自己的局限,允许不同的观点的存在。

甚至,哪怕是你非常抵触的东西,也要耐住性子好好去观察和思考一番。

毕竟,当你打开了思路,活跃了思维,撑起了视角。

最终,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是在成就你,而不是固化你。

远离低级的生活状态

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认知半径,这种半径大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靠自己慢慢去体验,去感悟,去塑造。

就像TED主讲人马修·谢博德曾说: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只看到能支撑自己想法的信息,排斥任何相反的信息。

换句话说,固执束缚了我们的认知。但偏偏认知半径,决定了我们能力的大小。”

每次看到不一样的人,听到不一样的声音,都将其视为自己体验不一样世界的渠道。

然后,从中慢慢感受,积极提升自己的认知。

长此以往,我们就可以真正做到远离低级的生活状态,真正靠自己,也会把自己的人生打造得越来越美好。

因为你眼里看到的世界已经越来越大,自己所坚信的未来越来越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