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选课也是门有难度的“技术活”。
文|清言 编丨Sherry
在留学规划多元化的当下,A-Level、IB和AP作为三大主流国际课程,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教育理念。
英国体系的A-Level以“攻精”为主,学生主攻3-4门与专业方向强相关的学科;IB则强调“全人教育”,通过六大学科组+论文/社会服务的模块化设计培养通识能力。
之前外滩君也为大家详细介绍过,大家可以看看
今天,我们重点聊聊AP课程。
AP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强,学生可根据兴趣与目标自由选课,单科突破换取大学学分,尤其适合希望提前锁定专业优势、灵活规划留学路径的学生。
在全球化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通过AP课程,来提升自己的学术竞争力,为未来的留学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申请海外大学时
AP分数是“必选项”吗?
简单来说,AP课程,即Advanced Placement(大学先修课)的缩写,就是把大学的课程超前地放到高中来学习。
由于美国高中没有统一的选拔标准,所以在1955年时,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就研究制定了供高中11、12年级选修的大学先修课程—AP(Advance Placement),目的是为了选拔出更优秀的学生。
AP考试已经在全球80多个国家举行。AP课程被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众多大学的承认,包括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在内,已有60多个国家的超4000所大学承认AP学分。
学生在入读这些大学时,可以将考试通过的AP学分折抵大学学分,减免大学课程,达到缩短学时,节省学费的目的。
与中国的高考类似,这个考试也是一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为每年的5月份,广大学生称之为“AP五月”。
随着海外名校申请竞争愈发激烈,AP课程不仅成为展现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标志,更因其全球认可度和大学学分转换的优势,成为众多学子提前适应大学学习节奏的首选。
严格意义来说,A Level和IB是成体系的学术课程,而AP则和SAT/TOEFL/IELTS类似,是标准化考试。
但AP课程不能代替高中课程,AP在大学申报过程中也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即没有AP成绩一样可以申报美国大学。
不过,近年来AP考试人数每年都在增长,每年有近三百万学生参加AP考试,热度越来越高。
你必须了解一点的
AP选课“套路”
AP课程学习非常灵活,可以选择在学校开设的AP课中学习、也可以在线学习,甚至都可以在家在线学习,更没有选课时间的限制,更加自由。
与其他国家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在理科学习上一直更有优势,因此选择相应的AP科目就会比较容易拿到学分。另外,知识面较宽、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攻读AP课程会有明显的优势。
这么看,AP选课也是门“技术活”。AP课程选课则具备以下特点:
选课灵活:比较偏科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强项,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学校;
明确学术方向:通过你选择的AP课程,招生官可以了解你的学术发展方向,能够看到你的兴趣爱好和所选择专业之间的关系;
可转大学学分:大部分学校,如果你的AP成绩在3分,就可以转换大学学分,个别优秀的学校要求AP成绩在4或5分才可以转换大学学分,但是转换的AP课程不算绩点。
虽然这是门技术活,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常见课程组合应保证从三个等级中选取:
公认较难课程:英语语言与文学(2门),微积分BC,统计学,美国历史,世界历史,欧洲历史,化学,物理C等;
科学类课程:生物,化学,物理1和2等;
大学专业相关课程:心理学,经济学(2门),计算机(2门),环境科学,人文地理等。
常规选课公式:(最难课程1-2门)+(科学类课程2-4门)+大学专业相关课程(2-4门)。
比如:
商科:宏微观经济学(2门)、 微积分(AB或BC)、 统计学
环境科学:微积分(AB或BC)、 统计学、 生物、 化学、 物理(3)
传媒:经济学(2)、心理学、英语语言与写作、英语文学和写作、历史类
生物:微积分(AB或BC)、 统计学、 生物、 化学、AP物理1&2
下表是专业方向大类和AP报考科目间的对应关系:
上下滑动图片,即可查看CollegeBoard官方AP选课建议
CollegeBoard官网上还可以找到具体专业建议报考的AP科目,如果有需要的家长和同学也可以前往查看。
AP课程如何冲刺高分?
尽管AP(美国大学先修课程)并非大学申请中的强制要求,但其作为衡量学术能力的重要标尺,已成为全球顶尖高校招生体系中的"隐性门槛"。
根据College Board官方数据,全球每年有超过500万考生参加AP考试,覆盖112个国家及地区,其课程体系与哈佛、剑桥等名校基础课程高度衔接的特性,使其成为展示学术竞争力的黄金凭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本申请中,超过85%的录取者至少提交3门AP成绩,常春藤盟校录取者平均AP科目数更达8-10门。
这种普遍性倒逼申请者形成"AP成绩默认提交"的共识,尤其在理工科领域,AP微积分、物理等科目成绩已成为专业匹配度的核心指标。
但需警惕的是,AP考试特有的5分制评分体系构筑了严苛的学术边界。根据哈佛教育学院招生研究报告,4分以下的成绩不仅无法转化为大学学分,反而可能暴露学生的学术短板。
在"全A成绩单"日益普遍的当下,3分及以下成绩更易引发招生官对课程难度与学习能力的质疑。
所以,选好具体课程后的目标就是冲刺5分,而有一部分课程的5分率并不高,比如AP英语文学,美国历史的5分率就很低,想要取得5分的成绩难度很大。那么如何才能考取高分,为大学申请打好基础呢?
熟悉所选AP课程的考试出题结构。
AP考试的知识了解程度,以及自己的优劣势只有考生自己最清楚,知道了考试出题结构之后,合理的安排考试时间,这样才能最大化的获得考试分数。
如果擅长做多项选择,而在长篇阅读上十分吃力,那么就该了解自己做这些题目要花费的时间,提前就做好考试时间的管理,适当分配每部分的答题时间。
另外,刷历年真题也很重要。
考生可以自己到CB官网上去下载一些AP真题。每年的简答题大家都可以在CB的官网上找到,而选择题CB一般会只放出5-6套。
由于选择题资源有限,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几套题可以多刷几遍,最后留一两套题目检验一下自己真正的水平。
刷真题是AP复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既可以熟悉AP的考试题型,也可以通过刷题总结出历年的考点所在,因为基本上就理科的大部分学科而言,每年的考点变化其实不是太大。
因此,学生需在课程选择上构建科学的"学术金字塔":基础年级优先夯实语言及通识课程,高阶阶段再匹配AP等专业课程,同时结合A-Level侧重深度、IB强调广度的特性,根据目标院校特色构建差异化课程组合。
这种策略性布局既能彰显学术潜力,又可规避盲目选课带来的风险。
作者招募&投稿 |tbeducation@daznet.cn
提供内容线索 |微信:waitan2022
转载&合作 |微信:waitan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