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罗速速)“我怎么不吃不怎么掉体重,一吃就胖?”“我明明在很认真的减肥,可就是越减越肥!”“我这上班上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可咋办呀!”......近日,带着大家比较关心的减肥减重问题,记者来到王益区中医医院,听听专家大夫是如何支招让我们拥有健康身材。


“我们这里没有所谓‘一刀切’减肥药,也没有速成班。减重可不是盲目的掉秤,我先把把脉.....”在中医康复科诊室门口记者就见到了来就医的小陈正在咨询减重问题,身高168cm的她,因运动少、久坐、熬夜等因素,体重蹿升到了90公斤,现在走几步气喘,睡觉还打呼噜,为自己带来很大困扰,因此过来试试中医诊疗。

据了解,中医减重指用针灸、艾灸、茶饮、推拿、拔罐等特色疗法,调节人体经络气血,并通过定制涵盖饮食、运动及作息的全方位方案,达到健康减重目的。


“我上周做了针灸穴位埋线减肥,配合开的茶饮和运动,一周已经瘦了4斤,肚子明显小一圈。这次来再配一些茶饮,每包才2元左右,我已经用它替代奶茶了。”杨大姐对身材不满和对健康状态担忧,经过诊疗后,日常适当运动放松心态,已经有了显著的效果。

中医减重诊疗更加注重整体的调理,不要求患者节食,只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配合中医外治和内调,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模式,从而实现可持续的体重管理。

随着夏天的临近,衣袖渐短,又到了一年减肥季,不少人把减重列入了计划中。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问题已成为困扰大家的一个健康难题,更要警惕的是,青少年肥胖绝非简单的体型问题。研究证实,肥胖儿童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概率是正常体重孩子的4.3倍,还会增加代谢综合征,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而且,随着超重和肥胖儿童数量的增多,性早熟或性发育提前的孩子比例也在上升。在心理层面,影响更加隐蔽:超重青少年遭遇校园霸凌的风险增加67%,长期形成的自卑心理甚至会延续到成年。


“减重其实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过程,不可急于求成。每月减2—4公斤为宜,6个月内减重5%—10%可显著改善健康。”中医康复科医师马翠说道,饮食和运动也是中医减重的重要“黄金搭档”。春季饮食宜清淡,多食青色蔬果如菠菜、芹菜等以养肝,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薏米等增强饱腹感。同时,结合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与中医传统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可疏通经络、提升代谢水平。

此外马大夫还教了大家减重小窍门:每餐前可以喝水增加饱腹感,饮食上戒油戒辣,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并且坚持下来,体重就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编辑:杨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