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近日表示,中方欢迎美俄就乌克兰危机举行对话及和谈达成的共识,以及近日相关谈判在多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但在这看似积极的和谈表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在此情形下,我国外长的表态,更是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特朗普(资料图)

当地时间3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据克宫通报,俄方同意俄乌30天内不攻击对方能源基础设施提议并立即执行,还支持美方提出的30天临时停火倡议,不过强调了有效监督、乌克兰停止强制动员等关键前提。特朗普称通话“非常好且富有成效”。但从现实来看,美俄和谈及俄乌和谈短期内困难重重。美俄双方在俄乌问题战略目标上存在根本矛盾,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让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的占领,遭欧洲盟友反对;俄罗斯坚持将停火与乌克兰“非军事化”、承认领土变更及解除制裁挂钩,而俄罗斯被西方冻结资产能否归还还是未知数,双方缺乏互信与实质性让步空间,和谈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美俄和谈期间,各方反应也颇为微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批评普京拒绝无条件全面停火,呼吁美西方继续对俄制裁。欧洲官员们对局势深感不安,虽无人直接批评特朗普与普京接触,但对和谈结果普遍持谨慎态度。一些欧洲国家领导人警告普京无意达成和平协议,可又意识到对于乌克兰而言,一份糟糕协议或许比没有强。



特朗普(资料图)

与此同时,美俄和谈背后的意图也遭多方质疑。有观点认为,美国此时推动和谈,或有多重目的。一方面,试图从乌克兰危机中抽身,进行战略收缩;另一方面,不排除为以色列在中东的行动转移国际社会注意力。此前,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美国作为以色列盟友,面临不小压力。而此次美俄和谈,恰在这一敏感时期展开,难免不让人产生联想。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国外长王毅在纽约主持联合国安理会高级别会议时,阐述了中方对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看法,重申了中方在推动乌克兰和中东和平进程中作出的努力。王毅指出,乌克兰危机延宕超3年,近期寻求对话谈判趋势上升,但世界上不只有乌克兰问题,像加沙冲突等诸多热点,同样需要国际社会予以重视,不应被边缘化。这一表态,可谓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前国际局势的关键问题,也向世界释放出强烈信号:中国关注全球和平稳定,不会被某些国家的单方面行动或舆论导向所左右,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与多边主义。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也在安理会乌克兰问题公开会上表示,中方乐见一切通往停火的努力,支持在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参与下,达成公平、持久、有约束力且被各方接受的和平协议。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同有关各方接触,为和平奔走、促谈努力。



普京(资料图)

从现实情况来看,俄乌冲突持续多年,给俄乌双方乃至全球都带来了巨大影响。冲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经济受损,欧洲地区安全局势也受到严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和平解决俄乌冲突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但要实现真正和平,绝非易事。美俄作为对俄乌冲突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其和谈进展固然重要,但更需尊重乌克兰等相关当事方的权益与意愿,全面、公正地解决冲突根源性问题。

此外,国际社会应保持清醒认识,警惕个别国家借和谈之名,行谋取私利之实。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任何试图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扰乱国际秩序的行为,最终都将损人不利己。中国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发出劝和促谈的理性声音,为停火止战、推动和谈创造条件,为实现乌克兰危机及其他国际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