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鄙视链。赏源知味之前跟酒友社群的朋友们闲聊过葡萄酒圈的鄙视链,其实在威士忌圈,也存在鄙视链,今天再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话题。当然,权当为大家逗个乐,无需当真,如有冒犯,万望海涵。
日本威士忌>苏格兰威士忌>其他产区威士忌
苏威独领风骚数百年,日威21世纪也不遑多让;年年拿奖拿到手软,在各大拍卖会上接连交出了华丽丽的成绩单,加之平均价格都在高位,可谓出尽了风头。虽然这两年的风貌似没有之前大,但仍旧是很多爱好者心仪的产国。
羽生扑克牌系列,这套威士忌的价格屡创新高,已经被归为艺术珍品之列
如果说苏威的地位来自于历史底蕴,日威的热度则主要来源于稀缺性:上世纪9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日威大规模关厂减产,使威士忌至关重要的原酒库存数量严重不足。不过近年日本的蒸馏所数量已经相当可观,根据2025年2月由日本威士忌研究所发布的《日本威士忌年鉴 2025》,目前日本已经有124座蒸馏所,相信产能问题是可以逐渐解决了,彼时说不定价格也会有所下调。
当然,这些都不妨碍日威粉和苏威粉联合起来,鄙视喝其他产区威士忌的人。提起爱尔兰,苏威粉笑了;提起中国台湾,日威粉笑了;提起泰国的威士忌,大家都笑了。
产区喝>按国家喝
这条鄙视链,通常隐藏在苏格兰威士忌饮家中,一般只会有人问你喜欢苏格兰哪个产区的威士忌,而比较少人挑战你是否知道北海道蒸馏厂和京都蒸馏厂的不同——那八成是在挑刺儿而已。
众所周知,苏格兰威士忌主要有五大区:高地(Highlands)、低地(Lowlands)、斯卑赛(Speyside)、艾雷岛(Islay)、坎贝尔顿(Campbeltown),以及现在仍属于高地区、但被一些威士忌评论人士认为可以独立分为一区的岛屿区(Islands)。
艾雷岛的布赫拉迪(Bruichladdich)旗下的“泥煤怪兽“ Octomore,常年以超重泥煤风味著称,PPM泥煤值甚至高达300(PPM 40-60已经是重泥煤了)。许多泥煤爱好者都是忠实拥趸,每年批次都会购买收藏饮用
从整体上讲,不同的产区有各自代表性的蒸馏厂和鲜明的风格,例如斯卑赛是大牌云集的产区,高地肯定花香柔顺,艾雷岛以泥煤味风格称著,岛屿区不少又泥煤又烟熏,十足海岸旁的一簇篝火……总之,不同产区在威士忌迷心中是各有所爱。
另外,也不乏资深饮者会认为,其实每座蒸馏厂都有不同的“酿造哲学”,如蒸馏工艺、陈酿喜好等,所以其实很多酒厂的风格都是独特的,有时甚至会跳出产区的典型性。因此会出现认产区的饮者瞧不上只报国家名的饮者,认酒厂的饮者则在一旁笑而不语,“孩子们别打啦”。
勃艮第也酿威士忌了!点此查看酒单
大牌酒厂>其他酒厂
提起酒厂,追大牌应该是鄙视链中很容易理解的了。
威士忌大牌多不胜数,例如苏格兰的深受藏家追捧的麦卡伦(Macallan)、波摩(Bowmore),和200年历史但近年翻红的“古老新贵”云顶(Springbank)、近几年常常霸榜拿奖的格兰纳里奇(GlenAllachie);日本的日威名片山崎(The Yamazaki)、调和王牌響(Hibiki)和绝版多年但近年正筹备重启的轻井泽(Karuizawa)等。对各个大牌熟稔于心,甚至能说出自己的“House Whisky”是什么酒龄什么酒桶,根本就是品位和身份体现的象征呢!
不过毕竟大牌喝多了也会腻,加上近年威士忌圈像嘉年华一样热闹喧嚣,众多小众精英酒厂崛起,喜欢的饮家也越来越多,这条鄙视链的天平两端已经差不多一样重了。所以,你的House Whisky是什么呢?
单一麦芽威士忌>调和威士忌
有多少人看到这句话,下意识心里就是一句“当然喽”的?不举手的,肯定不是老实人。
关于单一麦芽威士忌与调和威士忌的高低之争,应该是威士忌圈中特别原始、根深蒂固的鄙视链,不仅在新手中大受追捧,甚至一些老饕也深以为然,将单一麦芽威士忌捧上威士忌的金字塔尖;而谈到调和威士忌时,总是贴上“廉价”、“夜店货”、“干杯酒”等充满偏见的标签。
看ws的不含税国际均价,响30年一瓶49000元……廉价吗?
其实调和威士忌中也有不少大咖品牌,像苏格兰的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芝华士(Chivas Regal),日本的响(Hibiki)等,从来都是拿奖拿到手软、地位无可撼动,声名誉满全球、有的甚至价格昂贵得让人望而止步的品牌。较真起来,谁会说他们不好?
麦芽威士忌>谷物威士忌
喝单一麦芽的看不起喝调和的,刚讲完道理捋清楚了,他俩就合起来共同瞧不上喝谷物威士忌的了。这情况,屡见不鲜。
咋听起来,这鄙视好像也无可厚非?谷物比大麦便宜得多,而且论讲究程度,使用连续式蒸馏器进行单次蒸馏的谷物威士忌,也不如采用二次蒸馏的麦芽威士忌啊。再加上产量巨大,大量的谷物威士忌被制作出来不是为了单独出售,而是为了用在调和威士忌中,被鄙视好像也没多冤枉它。
Pappy Van Winkle创始人Pappy老爹,他的照片被印在高端系列瓶身上
其实,这种鄙视链也是出于消费者对谷物威士忌的误解。一开始需要清楚的是,谷物威士忌不光用作调配,大部分美国波本威士忌及加拿大威士忌都是谷物威士忌,包括近年来被疯狂追捧的波本威士忌Pappy Van Winkle,还有曾被《威士忌圣经》(Jim Murray's Whisky Bible)评为全球Top威士忌的Crown Royal Northern Harvest Rye,也全是谷物威士忌。
老年份>新年份>无年份
威士忌上经常能看到12年、18年、25年甚至50年这样显眼的年份标记,这代表了其原酒的下限陈年时间。大部分爱好者都同意并认为年份是威士忌重要的指标,而且不少饮家经常认为陈年时间越长越好喝,风味越精细复杂;年份数字越小,越淡薄单调;至于无年份的,那简直看都不看。
这两支特别版1926年份麦卡伦60年,霸占着威士忌价格榜单拍卖纪录前位
老年份威士忌所呈现的复杂独特风味,的确不是年轻酒款可以比拟的,而其稀有程度和价格也都高出一截。但现今的老年份酒,大多用于收藏投资乃至镇宅,纯粹摆那儿心里美,开瓶率非常低。再加上目前行业和饮者都普遍认为,15年陈的威士忌通常具备足够的浓郁度、深度和复杂度,而价格普遍合理,比12年香、比18、25年便宜,日常口粮喝喝多好呀。
大部分喝年份威士忌的饮家,可能都对无年份的酒款无感,认为这种隐藏酒龄的做法就是投机取巧,再者酒龄不到风味不足嘛。比如某某酒厂可能因为原酒不够,将无年份替代10年推出;某某酒厂总喜欢推出N个名字花里胡哨但根本不提年份的系列……讲究的消费者可不买单!(不过弱弱补上一句,并不是所有无年份的威士忌都能被“看不上”的,例如麦卡伦的1824无年份大师系列,十足藏品,多年来一直傲视群雄。)
雪莉桶>波本桶
作为打造威士忌的重量级配角,橡木桶主要可分为雪莉桶和波本桶两种,两者的区别不可谓不大。
麦卡伦40年经典雪莉桶威士忌早已被归类为“有钱也难买”系列
雪莉桶赋予威士忌的口感、层次和复杂度较高;而论及成本,雪莉桶的价格也很高,特别是在西班牙政府颁布了新法令,禁止单纯出口熟成过雪莉酒的空木桶后,情况就变成了想要桶,就要连葡萄酒一起买去,更导致了雪莉桶的成本居高不下。高昂的成本和稀缺性,一直是雪莉桶威士忌饮家立于鄙视链顶端的理由。
波本桶爱好者在这方面则算是佛系许多,但这也不妨碍他们和雪莉桶爱好者一起,打着传统桶爱好者的大旗,联合起来鄙视喝其他专喝红葡萄酒桶、波特桶、马德拉桶、苏玳桶等实验酒桶的人。
山崎2017年推出的18年水楢桶限定版,上市后价格便一路飙升
当然,这里必须提到一匹近年闯出的黑马,那就是日本威士忌酒厂喜欢使用的水楢桶(Mizunara)。作为日威的一大独门秘技,水楢桶版本威士忌一直广受追捧,只喝这个的人一定觉得自己逼格爆棚。
罕见西班牙80-100年老雪莉桶「勃艮第威士忌」
原桶强度威士忌>非原桶强度威士忌
通常,威士忌在装瓶前会经过兑水稀释,酒精度调整到40度左右。而原桶强度(Cask Strength)威士忌则是在装瓶前未经兑水稀释的威士忌,酒精度会远高于40度,甚至达到60度左右。
即便同样的年份,原桶强度和非原桶强度的酒款在价格上会有很大的差别,也体现了对威士忌的精通程度。打个优秀的比方,如果在酒吧里,你和陌生酒友碰巧都点了一杯拉弗格10年,只要你补上一句“原桶强度”,立马就赢了。
单桶威士忌>非单桶威士忌
通常来说,即便是单一麦芽威士忌,也都会经历调配环节,由调配大师在蒸馏厂中存储的众多酒桶中选取理想的原酒进行调和,以达到足够稳定而平衡的成品威士忌。
而单桶威士忌(Single Cask)则反其道而行之,是指将某一个特定橡木桶中的原酒直接装瓶的威士忌,部分特殊的稀缺单品还会标注酒液入桶的年份。因为未经调配,单桶威士忌可以保留原酒的特点和风格,对原酒的质量要求也自然很高,同时数量稀少且独特。因此,选单桶威士忌,更能体现饮者对于威士忌的精深。可以说,在喜欢单桶威士忌的人眼中,经过调配的单一麦芽威士忌简直就是单一麦芽里的“调和威士忌”。
对这一点,我只能说,都有理哈。
用闻香杯喝>用古典杯加冰球喝>用古典杯加冰块喝
不像葡萄酒饮者只要一个足够好的高脚杯就能通吃各种场合,对大多数威士忌爱好者来说,威士忌用于专心品鉴和私下享用需要两种不同的杯子,专心品鉴的话使用闻香杯,而私下享用则古典杯更为适合。鄙视链,骤然而生。
用闻香杯喝威士忌的人,会觉得自己更加专业,拥有一种顺理成章的“内行看门道”的感觉。纯饮、室温、不加冰,以及视情况决定要不要滴几滴水以便释放香气,品鉴威士忌就像欣赏艺术品一样充满仪式感。在他们看来,那些用古典杯装冰球喝酒的人,外行,喝得真不讲究。
表面斑驳有致的手凿冰球
而用古典杯加冰球喝威士忌的人,享受杯中美酒、悠然自得,同时又会觉得用古典杯随便加冰的人实在不像话,而且冰块越小越碎就越遭鄙视。
纯饮>加水>加苏打水
至于威士忌里到底加不加水,也是一个引起争论的话题。站在鄙视链顶端的是纯饮派,在他们看来,纯饮之外的喝法都不够严肃精细。
不过,虽说要纯饮,往酒杯里滴入几滴纯净水有时无伤大雅,甚至很有好处。尤其是那些酒精感强烈,在口中能产生灼烧感的威士忌,只要滴入几滴清水,就能起到伸展酒体,柔化酒精刺激的效果。
当然,不管是纯饮派还是加水派,都看不上在威士忌中加苏打水、冰块,然后命其名为High Ball的那一派。求此时High Ball的心理阴影面积:“那么不喜欢我,把我当鸡尾酒不就好了么?”至于鸡尾酒是否会鄙视,那就不好说了。
除此之外,威士忌圈还有像“老厂比新厂好”,“老版本比新版本好”等看法。归根究底,这些分别看法不过是引发你的兴趣与思考、撩动你追求更丰富体验的抓手和话题而已,鄙视链可以由酒款的名气、价格、稀缺性等各种因素形成,没有必要太过认真。开玩笑聊聊天,分享各自的看法;世界美好,天下大同,咱不吵架哈!
© 知味葡萄酒
近期我们精选推荐的高性价比好酒还有很多,勃艮第、意大利、西班牙的名庄都很精彩:点此查看超值酒单
另外,我们赏源知味正在招聘实习生。如果你是对葡萄酒充满热情的年轻人,渴望在品味与探索中成长,那么梦想中的机会来了,上班可以光明正大喝酒的产品部实习岗位欢迎你!点此查看
有任何关于酒的问题,请添加客服微信留言,即可获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