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飞雪说,一个喜欢用文字与您分享生活见解的创作者。
在阅读文章前,希望您点击一下“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创作路上最温暖的动力!
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种鬼拍手!这话听起来神叨叨的,可您细琢磨,为啥偏偏是这三种树?桑树能养蚕,柳树能编筐,杨树长得快,咋就成了宅院里的忌讳?
这不是老祖宗瞎讲究,千百年来,他们和土地打交道,哪棵树招虫子,哪棵树爱着火,心里门儿清!这些忌讳里面,藏着过日子的小心机,也藏着对一家老小的疼惜。
桑树可是个“两面派”。您看它叶子能喂蚕,果子甜滋滋,可要是种在大门口,老辈人立马摇头:这不成!‘桑’和‘丧’一个音,听着多膈应!
这话听着像迷信,可往深里想,早年间日子苦,谁家不怕灾病?门口天天见“桑”,心里总是不舒服。
再说桑树长得猛,树冠能把整个院子遮住,夏天虫子往屋里飞,树根还能拱坏墙根子,谁家也不愿意自家门口整天潮乎乎、闹哄哄的。
屋后不栽柳,防的是个万一
老话说“柳树不进屋后头”。为啥?清明上坟插柳枝,白事用柳木做孝棒,这树早和生死扯上了关系。屋后头天天见着柳树晃悠,搁谁心里不犯嘀咕?
再说实在的,柳树是个“惹祸精”。春天柳絮满天飞,灶火边落上一点就着火,夏天暴雨一浇,柳树根浅,容易砸屋顶。早年间都是土坯房,哪经得起这么折腾?
院里怕种鬼拍手,图的是清净
鬼拍手说的就是杨树。白天听着树叶沙沙响还挺惬意,到了夜深人静,风一刮,满院子哗啦啦的响就像在拍巴掌。老辈人缩在被窝里嘀咕:这声儿瘆得慌,别是招了不干净的东西......
其实是杨树叶子又大又薄,风一吹动静格外响。过去窗户都是纸糊的,半夜听着这声,能睡踏实才怪!
老话新看,藏着大道理
现在听着这些讲究,可能觉得老土。可好好了解就会发现:
门前不栽桑:既是讨个好彩头,又防着树大招虫。
屋后不栽柳:既避开了晦气联想,又躲开了火灾隐患。
院里不种杨:既图个耳根清净,又少了飞絮烦恼。
现在家家住楼房,这些种树的忌讳好像用不上了,可在农村的老家,老人怕的不是树,是怕子孙遭灾生病,避的不是晦气,是想让家里平平安安。
本文部分内容存在地域差异,您家乡若有不同的说法,欢迎在评论区补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