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刘杰)近日,由教育部主办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陕西省赛区决赛,圆满收官。该赛事累计报名学生42.64万人,覆盖全省94所高校,参赛人数21.83万人,经过多轮激烈角逐,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常国栋、王一安脱颖而出,荣获省级铜奖,充分展现了科大高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果!


常国栋

网络与新媒体2303班班长、辅导员助理、党支部组织员

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题“秦创原”创新挑战赛全国挑战赛铜奖

第十二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一枚、校级二等奖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银奖一枚、校级一等奖

大学生第二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陕西省赛决赛铜奖一枚、校级二等奖

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陕西赛区优秀奖两枚

个人事迹:来自陕西渭南,是蕴藏非遗文化项目团队的创始人。他以新时代数字化文化传播的创业者为目标,致力于探索非遗戏曲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常国栋在奶奶的启发下与戏曲结缘,目睹家乡戏台的变迁后,决心通过数字化手段传承和发扬戏曲非遗文化。

他带领团队运用GIS、DOT等技术,对梆子戏进行数字化改造,技术帮扶1130余人,改造5套经典剧目,打造4套虚拟数字人,使梆子戏被3000余人知晓,蟠园表演团人均收入增加32%。



| 团队成员实践、调研

团队还通过“戏曲+”模式,与企业、剧院、政府等多方合作,推动戏曲文化走进校园、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让这一传统艺术突破地域限制,进入更多人的文化生活。

常国栋凭借在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多项荣誉,其事迹被中国报道、中华网、新闻快讯、今日陕西等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50+次,还收到了多家戏曲剧院的感谢信。





| 部分主流媒体报道

参赛感悟:这段经历让我在创业实践中快速成长,不仅收获了数字化文化传播领域的实战经验,更幸运地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和行业领路人。比赛如同一面镜子,既让我看清了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优势与潜力,也清晰地照见了需要补足的短板。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的职业规划从模糊的愿景变成了清晰的路线图,坚定了我在非遗文化创新赛道深耕的决心。



| 职规赛路演照片


王一安

软件技术2301班共青团支部书记

第七届传智杯全国IT技能大赛省赛一等奖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西北赛区三等奖

2024年华为ICT大赛陕西省三等奖

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决赛二等奖等各类竞赛荣誉10余项

2023-2024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华为HCIA及阿里云ACA两项认证证书

个人事迹:王一安是一名热衷于科技与创新的青年。他自幼受《钢铁侠》启发,对科技产生浓厚兴趣,立志成为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

在校期间,王一安不仅成绩优异,屡获奖学金和竞赛奖项,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出色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他系统掌握了软件测试理论与方法,能熟练运用多种测试工具和自动化测试框架,并通过参与多个项目研发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 实践项目

同时,他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参加字节跳动--豆包技术训练营、中国移动技术实训营,先后考取华为云服务计算微认证和阿里云ACA认证,始终为成为一名卓越的软件测试工程师而不懈努力。



| 考取的相关证书

参赛感悟:这次职业规划大赛让我满载而归。在备赛过程中,我全面梳理了自己专业知识与技能,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比赛让我认识到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优势、共同解决问题。同时,与其他优秀选手交流,让我接触到不同观点与经验,拓宽了视野。这场比赛既是一次能力的淬炼,更是一次成长的蜕变,让我对软件测试领域的职业追求更加笃定,也更有信心在这条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学校始终将生涯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核心体系,深度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业"的育人理念。自2024年11月启动校级选拔以来,通过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链提升"的三维备赛机制,系统推进赛事组织工作。

专业化指导体系:组建由资深职业规划师、行业导师构成的专家团队,依托个性化咨询、模块化训练等方式,为参赛学生提供涵盖职业测评、职业探究、模拟路演的全流程指导。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沉浸式实践平台:创新开展"生涯体验周"品牌活动,有机融合企业研学、模拟面试、职业咨询探索等实践模块,累计覆盖师生3000余人次。

| 职业生涯体验周活动

校企协同育人:联动百余家优质企业开展专项宣讲会、综合双选会,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搭建产教融合桥梁,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 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导向,创新构建了"课程-实践-赛事-就业"四维联动的育人体系。通过将学科竞赛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统一,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协同提升。

2024年,学校学生一共参加50余项省级及以上竞赛,先后共获得271个奖项,620余人次学生获奖。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76项、省级194项,竞赛成绩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此次大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彰显了学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这既是对参赛学子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充分肯定,更是学校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的生动实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