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是否会出兵乌克兰维和一事,欧洲不久前试探了一下中方,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不过,在遭到了中国的拒绝后,马克龙也学聪明了,很快拿出了另一套方案。

在“自愿联盟”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马克龙透露,该组织的伙伴国将在三周时间里,制定监督俄乌军队停火的建议。


【法国总统马克龙】


很显然,“建议”这个词释放的信号是很不一般的。

在此前,马克龙将俄罗斯渲染成法国和欧洲的“威胁”,并强调不能由美俄决定欧洲的未来。为此,他和英国首相斯塔默拉起了一个所谓“自愿联盟”,试图组建一支由英法主导的联军,计划在俄乌停火后进驻乌克兰。

按照欧洲人的说法,这是在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因此也有人将这支联军冠以“维和部队”的名字。


【马克龙:自愿国家联盟负责提交监督乌克兰停火的建议】


然而,这种做法恐怕有混淆视听的嫌疑,因为外界一般认知的“维和部队”是在联合国的框架下组建的。英法主导的这个“自愿联盟”显然与其相去甚远。有人之所以这么做,很可能是想通过“维和”两字,塑造“自愿联盟”的合法性。

随后,欧洲就相关问题探了一下中方口风。德国《星期日世界报》声称中欧已经就中国参与“自愿联盟”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立即引发各方关注。

对此,中国外交部指出,有关报道完全不属实。中国驻联合国代表也指出,维和行动必须坚持当事方同意、中立、严格约束武力使用这三个原则。可以看到,对于英法打着“维和”旗号的“自愿联盟”,中方并不认可。


【中方回应了所谓中国讨论出兵维和一事】


被中国拒绝后,英法面临着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

首先,“自愿联盟”的合法性无法得到保障。能派出维和部队的只有联合国,英法是没这个资格的。如果他们能得到中国的支持,就能凑到3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或许还有掰扯的空间。但中国拒绝,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其次,“自愿联盟”自己都人心不齐。虽然马克龙和斯塔默对出兵言之凿凿,但其他欧洲国家领导人似乎不这么想。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对该计划就表达过不乐观、德国总理朔尔茨也不想太急。就连马克龙自己都承认,他还没有获得“一致同意”。

另外,美国和俄罗斯的态度也让英法感到不妙,前者是漠不关心,后者是强烈反对。对于俄罗斯,欧洲人大可以继续放狠话,但却无益于真正解决问题。无论欧洲人承不承认,他们想在该地区建立一个持久和平的安全框架,都必须考虑俄罗斯的态度。


【在涉及欧洲安全的问题上,俄罗斯无法忽视】


正因如此,英法现在是时候更换“打法”了,马克龙提到制定监督俄乌军队停火的建议,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相比他之前强硬的涉俄言论,“建议”这个词明显更加缓和,同时留出了谈判的空间。一方面,“自愿联盟”内部可以进行讨论,尝试化解分歧,找到一个欧洲各国能接受的方案。另一方面,马克龙也是在表达照顾“自愿联盟”以外国家看法的意思。

很显然,对于马克龙的这番表态,其他国家的接受度明显会更高。


【马克龙声称,英法可能会自己派遣部队】


当然,马克龙也不忘放一些“狠话”。他声称,英法还是坚持在停火后派遣部队前往乌克兰,这点也得到了乌克兰的认同。如果到了最后,派遣部队的计划没有得到“自愿联盟”的认可,英法将自己派遣部队。

马克龙强调,在该问题上,他不需要得到“一致同意”。

这话其实相当有意思。因为如果局面真的走到了这一步,那其实就不关“自愿联盟”什么事了,完全是英法自己的决断。马克龙这话听着很强势,但可行性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一旦英法擅自出兵,将让整个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因此马克龙的这句话,现阶段更多还是以向其他欧洲国家施压、对俄展示强硬为主。


【美俄近日进行了密集接触】


整体看下来,针对俄乌停火后的格局,各方都在进行着紧张激烈的博弈。中国的基本态度是尊重当事国,维护联合国的地位,总体保持谨慎。美国的态度是急于推动停火。欧洲和乌克兰,则致力于保持军事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近日却给出了新的说法。普京指出,存在一种可能性,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框架内,对乌克兰进行“外部管理”“临时管理”。让乌克兰产生一个新的、得到全世界承认的、可靠、稳定的政府。

再结合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叶夫斯季格涅耶娃近日的表态,针对让联合国派兵维和的选项,俄方似乎已经有了更高的接受度。这场持续了3年多的冲突什么时候结束?俄罗斯和乌克兰又将迎来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我们之后或许能够等到答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