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英国在位于诺斯伍德的英国国防部常设联合总部召开闭门会议。英国首相斯塔默出席会议,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高级军方领导人共同参与,由英法两国领导的所谓“意愿联盟”商讨建立“乌克兰维和部队”的具体方案。英国媒体称,这次会议或标志着“维和计划”进入行动阶段。当地时间15日,英国首相斯塔默与二十余位领导人举行线上会议,讨论乌克兰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欧洲如今的行为有两个主因:一是美国的“脱欧”主张,使欧洲在感到惊慌的同时找到了“自立”的契机,二是俄罗斯及其前身几百年来对欧洲的压力,让欧洲在感到恐惧的同时,想方设法在抵御这种恐惧甚至是希望消弥这种恐惧的源头。为此,欧洲不但在全力支持乌克兰,更是出现了诸多加强与俄对抗的表态或行为,哪怕俄罗斯反复反对,但反对无效,欧洲人似乎乐此不疲。比如冯德莱恩抛出了8000亿欧元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马克龙希望将法国的“核保护伞”扩展到欧洲盟友。



英国首相斯塔默(资料图)

近日,欧洲又想着把中国拖下水。22日,多家乌克兰媒体和亲乌克兰的外国网友开始传播一则消息,称中国外交官正在布鲁塞尔就加入欧洲的“自愿联盟”举行非正式会谈,可能会参与该联盟派往乌克兰的“维和”部队。消息称,中方加入“自愿联盟”将增加俄罗斯接受欧洲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的可能性,“无论如何,这都会成为一个微妙问题”。我们检索了外网这个传言的由来,源头是德媒《周日世界报》的报道,然而德媒的原文却表示它的信源也是来自所谓的“欧盟外交圈知情人士”。

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消息,3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近日外媒报道称中国已与欧盟商讨在俄乌冲突结束后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的可能性。有外媒记者在记者会上就此事提问。郭嘉昆强调:“有关报道完全不属实,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联合国维和部队(资料图)

24日当天,关于维和的问题,中国驻联合国代表耿爽在安理会上明确表态称,所有的维和行动需要遵循三个框架:(一)当事方同意,(二)中立,(三)非自卫或履行授权不使用武力。中方还特别呼吁,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维和行动应聚焦核心授权,避免无序扩大。中国代表提醒当前全球局势紧张且不稳定,各国需要加强对于维和的合作共识。各方认为中国的话题和焦点几乎都是和俄乌冲突有关系,以及最近盛传的欧洲“维和部队”。简单来说就是,中国支持以联合国为框架的维和行动,这才是合法的。

回想两天前,欧洲媒体言之凿凿,称中国可能加入由英法主导的乌克兰维和行动。消息一出,像是给欧洲的计划镀了层金。可惜,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傅聪大使的发言,等于是给了欧洲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就算要派维和部队,也绝不会听欧洲指挥,而是走联合国正轨,按三原则办事。想想看,欧洲单方面搞什么“维和部队”,既没俄罗斯同意,又不中立,压根不符合联合国框架。这哪是维和?分明是想借机在乌克兰驻军!中方直接点破:别拿中国当幌子,你们的算盘打错了。



俄罗斯总统普京(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还有,俄罗斯代表也表示了支持-在联合国框架内维和行动-的立场。事实上联合国是最好解决问题的办法,原因在于俄罗斯、欧盟和美国三方都陷入了"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美国对俄罗斯"扩张野心"的担忧,与俄罗斯对北约"步步紧逼"的恐惧相互强化,导致危机持续升级。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任何停火倡议都难以突破"条件预设"的窠臼,必须要保证绝对中立。对于俄方来说,《明斯克协议》签订之后被欧洲国家维和部队欺骗的情况还历历在目,他们不会上第二次当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