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导报报道,3月24日,有外媒记者提问,德国《星期日世界报》报道称,中国外交部的官员在布鲁塞尔探讨了中国参加乌克兰维和部队的可能性,外交部能否证实这些报道?中国是否正在考虑派遣军队到乌克兰作为维和部队的一部分,做出这一决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我想强调的是,有关报道完全不属实。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
俄乌交火(资料图)
这不是我们官方第一次做出类似的表态。2月份的时候,美国方面曾提出中国、巴西和欧洲国家派遣维和士兵,在战后维持乌克兰与俄罗斯停火线安全的想法。随后我们外交部发言人否认了中国可能派出维和部队。同时强调,中方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问题。随着特朗普调停俄乌冲突越来越深入,俄乌双方对停火的现实考虑也会越来越积极,这意味着几个月内乌克兰停火是是可能的。不过中国的着眼点应该是维护中国的利益。
尽管特朗普政府为调停俄乌冲突忙前忙后,但谈判目前陷入了僵局。究其原因,还在于美俄乌欧四方利益难调和。特朗普想速战速决,逼乌克兰割地换停火,顺便签个矿产协议给自己“回血”。而俄方不信任乌克兰与西方,同时不允许欧洲军队入乌维和。泽连斯基则不希望成为割地求和的历史罪人,仍希望得到西方军援继续抗俄。欧洲口头上挺乌,但真要出兵就集体“掉链子”,连马克龙喊破喉咙的“欧洲部队”也成了空头支票。
近期中国外长也回应了这一提议,指出“中方欢迎并支持一切致力于俄乌和平的努力”,“愿意根据当事方的意愿,和国际社会一道发挥建设性作用”。这话其实说得很清楚了,中方希望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所谓的乌克兰维和部队问题,并非加入欧洲的“自愿者联盟”。应当说,中方的提议才真正符合联合国成立的宗旨,即通过国际合作维护全球和平和安全,由单一或少数国家组建的“维和部队”,其实无法消除俄乌冲突的根源,也不会取信于交战双方,除了加剧对立之外没有任何正面意义。
欧盟士兵(资料图)
法国总统马克龙5日在全国电视讲话中表示,法国愿意就将自己的核威慑保护范围扩大至欧洲伙伴展开讨论。法国和英国是欧洲两个核大国。马克龙在电视讲话中说,法国有完整的核威慑保护,“为了响应未来德国总理的历史性呼吁,我决定就通过我们的(核)威慑保护我们欧洲大陆的盟友展开战略性辩论”。迄今为止,法国的核威慑战略一直是防御性的。根据美国科学家联盟的数据,法国拥有大约290枚核弹头,英国有大约225枚核弹头。
马克龙近日表示:“我们的盟友美国已经改变了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减少了对乌克兰的支持,这让接下来的行动充满了疑问。欧洲虽仍致力于维护与美国的伙伴关系,但必须加强自己在国防和安全方面的独立性。”由于对自身安全环境的担忧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开始认真考虑马克龙的提议。波兰总理图斯克表示:“如果我们拥有自己的核武库,我们会更安全。”他还将这样的判断归因于“美国地缘政治政策发生的深刻变化”。
法国总统马克龙(资料图)
当前,欧洲会如何构建“核保护伞”,以及美国是否会接受这一变化都是未知数,欧洲国家也还没有进行相关讨论。不过,法国参议院外交、国防、军事力量委员会主席塞德里克·佩兰曾表示,去年法国核力量的维护费用约为66亿美元,欧洲国家可以帮助法国支付费用,“法国的核保护是有代价的”。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有关“核共享”的言论已引起俄罗斯方面的注意。俄罗斯外交部7日表示,法国发出了“核恫吓的声音”,“俄罗斯将在国防规划中考虑法国总统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