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琉球群岛的“历史正名”,让更多人逐渐意识到琉球群岛并不属于日本,日本人对琉球未来的走向也产生了强烈不安,那么,为何说琉球群岛并不属于日本?琉球未来还有独立的可能吗?
琉球群岛的归属问题
琉球群岛是位于日本大隅群岛与我国台湾岛之间的链状群岛,呈东北至西南弧形分布,长达1000多公里,主要由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琉球诸岛、大东诸岛以及先岛诸岛五部分组成,陆地面积3611.08平方公里。琉球群岛东临太平洋,西接东海,自古便是我国东部沿海以及日韩俄朝等东北亚国家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在东北亚与东南亚的贸易往来中起到中转站的作用,因此该群岛也有着“万国津梁”之称。
琉球群岛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1372年还未统一之前,便与我国明王朝建立了藩属关系,1429年群岛上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统一为琉球王国,继续与我国保持着宗藩关系,并向我国学习,受中原王朝册封,这也使得我国与琉球之间在地缘上长期建立了一种传统历史渊源。不过自17世纪,日本便开始一步步侵占琉球,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强行将其并入日本,设为冲绳县,琉球王国也因此覆灭。
二战后,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归还所有殖民领土,其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以及规定的附属小岛。其中并不包括琉球群岛。
不过琉球也没有因此重获独立地位,而是交由联合国托管,实际上则是被美国控制,并对其实行异化政策。后出于对亚太地缘战略布局方面的考虑,美国在1971年未经国际许可,与日本非法签署《归还冲绳协定》,次年条约生效,将琉球行政权交给了日本。此后数十年,美国仍在琉球群岛保留军事存在,并将其视为围堵东亚的所谓第一岛链中关键组成部分。
如今随着琉球当地人对美军的不满,以及所谓岛链战略的逐渐失效,美国开始从琉球撤军。并且相较于过去国际社会对琉球群岛的置若罔闻,如今的琉球归属开始逐渐活跃在大众视野中。
中国对琉球问题一向尊重历史,并通过组织相关学术活动,与琉球人民保持积极沟通,向全世界还原历史真相。2023年,我国就曾与冲绳县举行了一场闭门会谈,根据相关消息总结,此次闭门会晤后,双方一致决定,将“冲绳”称谓改为“琉球”,继续与中国保持交流,琉球还将设立“地区外交办公室”,单独与其他国家进行对话。去年,我国还正式成立了“琉球研究中心”,邀请专家召开“琉球问题”研讨会。
近些年,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琉球过去的历史,让日本人越发坐立难安。最近一段时间,日本一位法律教授更是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指责中国对琉球问题关心太多了。他还举例称,随着时间推移,很多日本媒体开始将俄乌冲突的起因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转为接受随着北约东扩,压缩俄罗斯战略安全空间,俄罗斯不得不选择反击的这一观点。
但关于琉球问题,无论是二战条约还是联合国宪章,都没有任何法理支持琉球归属日本,甚至是当年美日非法签订的协议,也只是将琉球交由日本代管。
也就是说,琉球群岛并不能算是日本的主权领土,日本也只是对这一群岛行使行政管辖。
琉球独立的可能性
虽然目前琉球群岛的独立运动一直存在,甚至只有3%左右的民众认为自己是“日本人”,42.6%则自称是“冲绳人”,但过去上百年时间里,日本对琉球产生了深刻影响,琉球当地的文化传统越来越淡化,甚至真正的原住民后裔已经不足8%,独立运动的规模也非常小,也就是说目前的琉球并不具备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政治条件。
并且琉球的经济也比较薄弱,发展主要依靠渔业和旅游业,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经济严重依赖日本,没有脱离日本独立的经济基础,加上复杂的地缘博弈,导致琉球要想独立难度非常大。
不过,琉球的历史真相需要被正名,需要被揭露,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可对日本形成强烈舆论压力。对我国来说,也是理顺复杂的地缘关系,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方式。同时还原历史真相,也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