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吉林省第191例(全国第19679例)、延边州第15例、延吉市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润泽在长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乘坐高铁返回了延吉市,延边州红十字会、延吉市红十字会在延吉西站为他送上了鲜花,感谢这位刚刚大学毕业的“00后”小伙儿,他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也用自己的爱心善举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当日,在延吉西站,刚刚完成造血干细胞捐赠归来的张润泽状态良好。谈及此次捐献经历时,他表示,捐赠造血干细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当代年轻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此次捐赠过程,并不是传统观念中从骨髓中采集造血干细胞,而是从外周血中直接采集,过程和普通捐献成分血相同。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为更多的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不仅如此,张润泽还给受捐者写了一封信,信封里装了几粒他自己种的花结的种子,他说:“种子,代表着希望,希望未来能开出花,就像造血干细胞一样,在受捐者身体里开出生命之花,帮助他尽早地恢复健康,平安快乐地生活下去。”
配型成功 他为捐赠增重
说起张润泽第一次接触捐献造血干细胞,还是2021年参加朋友婚礼,听闻新郎王唯轩曾在2020年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延吉市第二例、延边州第7例捐献者。通过王唯轩的故事,他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那些患者遭受的痛苦,善良的他内心被深深触动。
聆听着新郎官对那段经历的讲述,张润泽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远方有一个生命,正因新郎官的善举而重获希望。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爱,又需要何等无畏的勇气,才能够在面对素未谋面的生命时,毅然决然地伸出援手,去挽救那濒于绝望的生命?通过这次经历,张润泽深刻地认识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他人希望之光的可能。他在心中暗自思忖:“那我是否也能够如此呢?”而正是那次经历之后,他想找机会加入这个队伍。
2023年,还在读大学的张润泽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入库之后,他经常通过网络了解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2024年末,他接到了中华骨髓库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时,便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
确定需要捐献后,张润泽担心自己偏瘦会影响到捐献的效果,于是立即着手调整饮食习惯以增加体重。张润泽说:“我加入捐献库后,当年年末成功配型,但到最后并未选择我捐献。第二次确认之后,我想还是做好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这次捐献,最初我的体重在118斤到120斤之间,而现在我已经成功增重至128斤。”
爱心之家 赋予他奉献精神
此次张润泽无偿捐赠造血干细胞,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全家一同陪同他前往长春。
“作为父母,我们为孩子的决定感到无比自豪。在得知他配型成功后,我们第一时间查阅了资料,不同医生的建议也不同,但最后长春的医生说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只需注意补充水分和适当休息。考虑到儿子还年轻,身体恢复能力较强,我们更加坚定了支持他的决心。”张润泽的父亲表示,捐献过程或许会有些许不适,但想到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所有的付出都显得微不足道。
张润泽表示,他作决定的时候,就知道父母一定会坚定地支持他,因为他们本就是充满爱心、善良且极具正义感的人。他们作为法律相关从业者,对公益事业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他还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时,年仅6岁的他在父母的引导下第一次参与捐款,懵懂中播下了爱心的种子。小学时期,当学校为患白血病的同学发起募捐时,父亲特意给他200元捐款。平时父母也会经常热心公益事业。正因如此,张润泽从小就深刻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未来,他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前行,影响并带动更多人参与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公益事业。
来源:延吉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