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2025 CMDC 第十五届中国医疗行业数据大会于北京开幕,全球医疗科技巨头尼普洛亮相现场,展现其“技术+服务”双驱动模式下的行业引航姿态。大会期间,尼普洛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医学事务部高级经理刘莹莹受邀走进媒体采访间,分享了尼普洛在产品研发、本土化战略及未来创新规划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尼普洛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医学事务部高级经理 刘莹莹
以医患需求为核心,构建医疗产品生态闭环
据刘莹莹介绍,尼普洛始终以医患需求为研发原点,构建覆盖医疗器械、医药、医药包装、再生医学四大核心业务的全产业链。在中国市场,尼普洛深度聚焦血液净化领域,不仅生产并销售以透析设备、透析器、穿刺针、透析粉、水处理设备为主的血液透析全线产品,还延伸至医用纯水、疼痛管理、输液治疗、体外循环、血管、标本、消毒系列等多元化赛道。
尼普洛通过"技术创新+服务网络"的协同模式,致力于“成为真正的领跑者”,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品+服务”的闭环生态。本着对“信心、省心、匠心、安心”的追求,尼普洛不断提供符合时代的智能化、安全性、人性化产品。NCU-18血液透析设备凭借四大全自动功能,可显著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复杂度,提升治疗效率与安全性;医用水处理系统,能够通过实时在线监测、IoT物联网远程管理等创新技术,实现智能化水质管控。为了打造更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尼普洛全球医疗网络布局涵盖169家自营透析中心,其中在中国已建成12家血液透析中心及肾病专科医院,并设立上海ICEP培训基地,实现了打造了"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临床反馈-人才培养"的完整循环发展模式。
本土化策略三步走,从技术适配到服务下沉
刘莹莹指出,针对中国市场特点,尼普洛公司实施分阶段本土化战略。
研发适配:基于中日医疗需求差异,尼普洛通过深度市场调研优化产品设计及适配性,确保技术方案贴合本土需求。
产能扎根:1994年成立尼普洛(上海)有限公司,专注医疗耗材生产。2010年斥资2.4亿美元打造合肥全球级透析器生产基地,年产能突破数千万支,实现关键耗材本土化供应。
服务下沉:在全国运营12家血液透析中心及肾病专科医院,建立30个销售据点,并联合上海健康医学院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瞄准未来医疗,强化供应与拓展服务双线突破
当前,AI技术与医疗行业的深度结合正在持续推进,AI辅助医疗治疗、远程实时监测、便携式医疗设备与物联网结合等技术场景落地速度显著加快。尼普洛未来也将重点关注并布局AI辅助系统,同时强化与医疗机构、科技企业的生态协同,协同推进居家透析等技术推广,加速构建“智慧医疗创新平台”。
“成为真正的领跑者,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要持续扩大服务覆盖范围,让更多医患受益。”刘莹莹强调尼普洛公司始终秉承的理念。未来,尼普洛公司将实施"双循环"产能布局:首先是产能全球化,尼普洛计划继续扩张,强化全球供应链。在国外,以大量资金投入扩建,于亚洲、北美等地建设、扩建工厂、卓越制造中心等,进一步辐射全球市场。在中国,尼普洛将与更多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逐步丰富产品线,增加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加速实现国外先进产品、技术的本土化落地。其次是服务纵深化,尼普洛将不断加大市场渗透率,拓展医疗服务生态。2025年,尼普洛规划全球自营中心从169家增加至300家,并且在国内加强集团旗下独立血透中心、肾病医院运营建设,通过自建或收购等方式拓宽企业自营中心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