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讯(柳晴 冯越 记者 王忠岩)近日,哈医大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二病房主任医师徐阳阳教授带领团队,在科室主任陈辉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一例“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Bricker膀胱术,标志着该院泌尿外科在微创领域实现新的创新与突破。
今年69岁的王先生,近半年来出现间歇性的肉眼血尿,并伴有严重的尿频、尿急、尿痛,每夜起夜10余次,每次排尿都如同上刑一样痛苦,正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经检查,盆腔核磁提示膀胱多发肿瘤。王先生无奈又焦急:“我知道我的膀胱保不住了,但我还想保留我的生活质量,我还得工作养活整个家庭。”带着积极治疗的决心,王先生来到哈医大肿瘤医院寻求治疗的希望。
入院后,徐阳阳教授带领其团队为患者完善术前检查。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以及心脏等综合因素,常规的经腹腔途径的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对肠道干扰极大,术中患者需要“排肠”,需长时间保持近30度的头低脚高位,难以耐受。经过深思熟虑,团队决定采用经腹膜外途径行膀胱全切手术。
这是一台极具挑战性的手术,与传统的经腹途径相比,腹膜外途径手术没有天然的操作空间,完全靠解剖层面器械分离,操作难度极高,要求医生具备高超的微创技巧和层面外科基础。然而,该术式能保持腹膜的完整性,将术中及术后对肠道的影响降到最低,对循环系统的压力也相对较低。
术中,徐阳阳教授带领冯越主治医师,吴昊住院医师,在麻醉师谷静教授和手术室孙磊等护士的全力配合下,成功为患者完成了“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Bricker膀胱术。微小的手术切口,极短的手术时间以及对腹腔肠道功能最小的干扰,让患者术后恢复迅速,在泌尿外科二病房安旭姝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的悉心照料下,很快能够排气下地。
患者顺利出院后,徐阳阳教授团队采取患者专病专人一体化随访管理,密切关注出院后恢复情况,通过信息化平台,实时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告知患者术后大病理结果,跟进必要的后续辅助治疗,并提醒患者定期复查,真正意义做到了患者全程追踪、随访、个体化管理。
据悉,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年新发病例约8.6万例,常见手术术式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对于浸润肌层、复发或多发的膀胱肿瘤患者,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成为首选。其中,腹膜外途径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具有显著优势,如手术风险小、对肠道零干扰、减少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概率,并能避免腹腔内并发症,减少因手术对腹腔造成的不良影响等,同时,可以减少潜在的种植转移风险,为更精准、更彻底的肿瘤切除提供技术支持。Bricker膀胱术尤其适合无法接受复杂尿路重建的患者,术后仅需佩戴造瘘袋,方便护理,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此次“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Bricker膀胱术的成功开展,得益于医院对前沿技术的高度重视及科室团队多年的微创技术积累。未来,哈医大肿瘤医院将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