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长江和记集团与美国贝莱德财团的港口交易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根据双方 3 月 4 日公告,长和拟以 228 亿美元出售其在 23 个国家运营的 43 个港口资产,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由于交易涉及全球 6% 的海运贸易量及中国 21% 的货运通行量,其战略敏感性引发多方争议。



港府在 3 月 4 日获悉交易计划后,立即与长和展开持续沟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明确表示,任何商业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并强调反对外部势力对港企施加不正当压力。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指出,当前国际局势下,长和无论选择继续交易或终止协议,均可能面临战略风险。若交易完成,中国或将采取反制措施;若叫停交易,美方报复亦难以避免。

法律界人士分析,交易条款中包含的监管审批与股东同意等条件,为协商提供了弹性空间。中国商务部专家指出,若认定交易涉及国家安全或垄断风险,中方有权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反垄断法》介入调查。此外,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为港府审查交易提供了法律依据,特区政府正评估交易对国家利益的潜在影响。

国际层面,美国政府对交易持积极态度。特朗普公开宣称 "美国正重新掌控巴拿马运河",其政府拟通过港口控制权强化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则重申,中方坚决反对经济胁迫行为,要求相关方停止损害他国正当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长和此次交易未遵循常规商业流程,未进行公开招标便与贝莱德达成协议,引发市场对其动机的猜测。有分析认为,此举或为规避美国对海外资产的潜在干预,但可能牺牲国家战略利益。中国远洋海运等企业已表达对关键港口资源的兴趣,为交易提供了替代方案。

目前,交易进入倒计时阶段,双方计划于 4 月 2 日前签署最终协议。在此期间,港府与中央将持续关注交易进展,确保国家利益与企业权益的平衡。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妥善解决这一复杂事件,将考验多方智慧与战略定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