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的故事:支架不是「免死金牌」
68岁的老张去年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出院时医生千叮万嘱要按时吃药。可半年后他自觉:胸口不疼了,吃饭也香了,看着每天要吃五六种药,心里直犯嘀咕:「是药三分毒,这药吃多了伤肝伤肾吧?」于是偷偷把药全停了。
结果一年后的清晨,老张买菜时突然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来到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区诊室,邢祖忠教授细致的询问病史,根据多年的诊疗经验得知他的血管又出问题了!躺在病床上,老张怎么也想不通:「明明装过支架了,怎么还会犯病?」
邢祖忠教授说道:支架不是终点,而是「护心长征」起点
打个比方:心脏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支架相当于用钢圈撑开堵塞处。但手术只是「应急抢修」,导致血管堵塞的「罪魁祸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依然存在。
支架≠治愈:支架仅解决局部狭窄,全身血管仍在「生锈」;
停药=撤防:停用抗血小板药,支架处可能形成致命血栓;
血管在「报警」: 临床数据显示,自行停药患者1年内复发风险增加3倍。
老张管床医生熊青青副主任医师强调:这些药不是「吃寂寞」,个个都是保命卫士!
[用药示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降压药组合]
1. 抗血小板「黄金搭档」(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防止支架内长血栓,相当于给支架涂「防锈漆」。
2. 他汀类降脂药
不仅降胆固醇,更能稳定血管「薄弱区」。
3. 降压/降糖药
控制「血管老化加速器」。
停药前必须知道的「三件大事」
1. 症状消失≠痊愈:胸口不疼时,血管可能正在悄悄「长斑块」;
2. 副作用可调控:牙龈出血、肌肉酸痛要及时找医生调整方案;
3. 复查比吃药更重要:每3个月需检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护心生活指南
用药小妙招:设置手机闹钟+分装药盒+用药日历;
复查备忘录:把复查日期标记在生日、纪念日旁边;
救命好习惯:随身携带「急救药身份卡」(写明用药信息)。
最后送给支架术后朋友的话:
您装上的不仅是支架,更是家人沉甸甸的爱。那些每天陪伴您的小药片,是无数科学家研发的「护心铠甲」。请像对待手机充电一样认真服药——手机没电只是失联,心脏「断电」可能就会永远离线。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 姜鹏 肖小兰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