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美国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在联邦公报上刊发两份文件,将50余家中国科技企业和机构纳入所谓的“实体清单”。“实体清单”是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制定的贸易黑名单,列入该名单的企业,需要获得美商务部单独许可,才能购买美国受管制的技术或货物。在其中的一份文件中,美国商务部将一系列与中国AI大模型开发、服务器以及超级计算机产业的12家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方滥用实体清单等出口管制工具,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违反美国外交政策为借口,滥施非法单边制裁,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行径,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企业的合法权益,破坏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

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我们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停止滥用各类制裁清单。



美国半导体企业(资料图)

至于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做,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发布的《全球威胁评估报告》或可解答疑惑。据联合早报报道,这份33页的报告里,对中国的抹黑占了整整三分之一的篇幅,宣称中国想在2030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大国。但特朗普固然可以大手一挥,切断超过70家中企与美国企业的交易途经,可这究竟是不是美国的“福报”还不好说。美国科技巨头黄仁勋认为拜登政府的诸多对华出口禁令既没能阻止中国取得科技突破,又没能帮助美国企业发展。



美国白宫(资料图)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封锁往往加速被制裁方的自主创新进程。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批评美国政府的对华制裁之举十分“短视”,只能让中国更早一日自力更生,只会促进中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也只能达到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效果。中国企业迎难而上、愈战愈勇的强韧性,正是中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比上年增长5%,超过130万亿元。

观察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可以发现,双方已经通过两轮关税战进行了直接的对抗,中方反制能力之强以及反击态度之强硬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中方这两次的雷霆反击都精准的打在了美国的“七寸”上,让特朗普有一种“伤敌一千,自损三千”的无力感,更让特朗普投鼠忌器的是,中方第二轮针对农业领域的反击,已经动摇了特朗普的根本,也就是自身的民众支持率。这种情况无疑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华尔街日报》指出,稀土等资源对科技产业和国防工业至关重要,从生产智能手机到制造喷气式战斗机都离不开这些关键矿产。特朗普显然想通过矿产协议等手段,让美国公司获得更多稀土资源。然而,即使特朗普的战略能够成功,他也无法绕开中国,因为他必须寻找可以加工这些矿产的地方。美国向中国出口大约三分之二的稀土,中国企业将这些矿物加工成稀土磁体,然后再出口回美国。



美国稀有金属矿山(资料图)

美国的困境在于,其既无法承受与中国全面脱钩的代价,又不愿放弃霸权思维。戴安斯回国后,特朗普团队陷入两难:若继续加税,恐引发中方对苹果、波音等巨头的精准打击;若退缩,则面临国内强硬派的抨击,被指责对中国 “软弱”,政治信誉严重受损。毕竟特朗普此前大肆宣扬对华强硬政策,若轻易服软,就会被对手抓住把柄,在未来的选举中失去支持。当特朗普还在算计怎么“让美国再次伟大”,中国已用麒麟芯、量子芯、反制裁法筑起新时代的长城。

中方的“九连发”反制体现了三大策略:

1精准打击:锁定美国农业与科技企业软肋;2法律制衡:通过WTO多边机制反击单边主义;3外交威慑:严惩涉台问题企业,重申主权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反制并未采取“一刀切”模式,而是通过豁免缓冲期、区分商品类别降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长远看,美方的关税战已引发其国内企业和盟友不满,若持续升级,恐加速全球供应链重组,最终反噬美国经济。正如外交部所言,“施压与胁迫对中国无效”,平等对话才是解决分歧的唯一出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