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慧 本报记者 刘晓云
穆棱市深入落实中央、省市人才工作部署,坚持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招双引一体推进,着力做好聚才、强链、兴业文章,先后获批全国创新型县(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县域综合实力跃升全省第一方阵。
穆棱新貌(资料片)。隋启林摄
聚力“双招双引” 为高质量发展赋策
穆棱市发挥双招双引“主渠道”作用,选调22名专业型干部,组建7个重点产业链专班。两年来,市级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29次,新签项目182个,围绕塑料、麻纺等主导产业招引产业人才,引资额多年领跑全省县(市)。巧借资源促产兴业,建立域外人才库,持续跟踪联系服务,成立东北规模最大的携程网呼叫中心、全省首家芯片企业北一半导体,吸引600余名年轻人回乡就业,以人才归巢撬动产业崛起。
深化产才融合 为高质量发展赋效
穆棱市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自招引首家麻纺企业落户穆棱后,因势利导辟建麻纺产业园,招引17家麻纺产业上下游企业落户,引进22名专家、45名技术骨干和900余名产业工人,被评为“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国亚麻纺纱单体第一市,实现麻纺产业“从无到有”。穆棱北一半导体仅用5年时间,产值增长28倍,跻身中国IGBT模块企业前五强,带动晶圆工厂、格力AI智能家电等项目落地,县域创新能力位列全省前三,实现高科技产业“由弱到强”。
搭建载体平台 为高质量发展赋智
穆棱市为企业安家“铺路子”。按“拎包入住”标准建设7个园区,完善电力、环保、物流等配套设施,获批全省首批“高水平出口消费品加工区”;为科技人才“搭台子”,成立科创服务中心,建设46万平方米小微企业园、科技孵化园,建成30余家科研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穆棱开发区跻身首批县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创新发展“寻方子”,推进“产学研”融合,引进69名专家,与高校院所开展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合作19个,超临界阀门、石墨深加工等技术实现突破。
强化服务保障 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穆棱市加大产业人才扶持力度,出台《新时代穆棱兴边优才15条》《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累计兑现资金1200万元,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撬动作用。实行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一企一专班”服务机制,常态化问候、问需、问计、问策,帮助专家人才解决生产、生活等难题。将每年6月6日设为“穆棱企业家日”,“真金白银”奖励优秀企业人才,激发人才荣誉感和归属感,以贴心暖心服务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干事创业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