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琪
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绍兴怎么干?日前,该市正式出台《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助力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实施方案》,系统绘制出破解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的作战图。循着这份“共富路线图”,绍兴市通过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共同富裕“绍兴范例”。
县域经济是破题的关键支点。根据方案,绍兴市将通过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增强县城带动力推动市域一体协同发展。在具体实施中,将全市域推进“和美越乡”共富片区建设,打造“浙东运河”“唐诗之路”等文化共富带;通过“融杭联甬接沪”再深化、“强心优群兴县”再提升战略,加快构建“336”交通圈,提升中心城市与诸暨、嵊新组群的紧密度。另外,支持柯桥南部山区、上虞虞南片区等乡镇探索组团发展模式,推动特大镇“强镇扩权”高质量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也将实现“双向奔赴”。根据方案,绍兴市将打好“建设、服务、治理”组合拳,积极推动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硬件上,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高质量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推进城镇供水、燃气管网向农村延伸等;软件服务上,统筹“一老一小”服务工作,争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深化教共体、医共体建设,推进品质文化生活圈拓展行动,持续擦亮并开展“村+”文化品牌和赛事活动,让宜居、宜业、宜游成为乡村新标签。
破解收入差距难题,聚焦产业提质与人才引育的双向赋能。根据方案,绍兴市将加快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同时实施“万名农创客培育工程”“青年入乡发展计划”等政策,并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培育农机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为确保目标落地,绍兴市将构建起“专班推进+改革支撑+要素保障”的立体化机制。同时将建立重点帮促机制,完善市县乡领导“一对一”联系山区乡镇、薄弱村、低收入农户制度,健全结对帮扶体系。
“我们正以系统思维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绍兴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根据方案,力争到2027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57以内,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共富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