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肇事车
深夜,一名骑电动车的女子在220国道被撞身亡,肇事司机趁着夜色逃逸。交警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到现场勘查。根据现场遗留的些许痕迹连夜追踪,最终在距离现场约五公里处一片树林内发现了肇事车辆,并根据车辆信息辗转找到了肇事司机,警方仅用三小时便将该案告破。3月25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菏泽交警直属二大队,参与该案侦破的事故科民警向记者介绍了案情经过。
深夜等待,竟是永别
“3月18日23时16分,我们值班班组接到一个报警电话,报警人语气十分紧张……”3月25日,菏泽交警直属二大队事故科民警刘键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介绍道。
原来,报警人骑电动车经过220国道马岭岗镇一座加油站附近时,借助微弱的灯光,看到地面上好像躺着一个人,其前方还有一辆电动车倒在地上,怀疑发生交通事故,所以报了警。接警后,刘键立即向带班副大队长黄健、事故科科长吴从磊报告情况,并带领值班人员赶往现场。
刘键告诉记者,到达现场后,民警发现躺在地上的是一名约50岁的女子,经医护人员确认,该女子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在其南边几十米远的地方,一辆电动车倒在地上,尾部有明显被撞痕迹;现场未发现肇事车辆。
在勘查现场的同时,值班民警分为几组,一组在周边调取监控录像,寻找嫌疑车辆;一组负责走访,查询死者信息以及是否有目击者等情况;一组则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研判,追踪嫌疑车辆。
“通过走访,我们找到了死者的家人,据其家人介绍,死者在附近一家工厂打工,平常晚上9点左右就回家了,家里人也都在焦急等待,没想到‘等’来了这样一个噩耗。”吴从磊惋惜地说。
痕迹消失,陷入僵局
吴从磊介绍,现场虽然有一些碎片,但这些碎片太过零散,甚至无法通过碎片判断车辆类型,线索价值并不大。
“现场有一滩液体,初步怀疑是肇事车因碰撞导致水箱破损泄漏的防冻液,从液体滴落的方向,我们判断肇事车向南逃逸。”吴从磊介绍,考虑到水箱内防冻液泄漏,会严重影响车辆发动机散热,从而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进而导致车辆抛锚,他便立即带领一组人员顺着液体滴落的方向追踪。
经仔细排查,民警发现在距离现场约100米远的一个小路口,滴落的液体痕迹开始向西延伸。吴从磊告诉记者,由此可以判断,肇事司机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逃离现场后,第一时间选择了没有灯光的乡间道路逃逸。
而肇事司机的这一选择,的确给破案增加了不小的难度。随着追踪的深入,液体滴落的痕迹越来越稀疏,再加上路面干燥,痕迹甚至一度消失。这多少让追踪组民警的心情有些低落,但这一情况也让民警更加确认,这就是肇事车辆逃逸的方向。
直到一个十字路口,地面上的痕迹已经无法找到,追踪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此时,监控组也没有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
柳暗花明,找到肇事车
追踪组民警收拾起失落的心情,通过换位思考等方式,分析肇事司机可能逃逸的方向,并在该路口兵分三路,在各个方向寻找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其中一个方向的路边,民警找到了一些车辆碎片,由此判断肇事车从这个方向继续逃逸。“这边道路状况相对国道差了不少,我们判断肇事车在这条路上有些颠簸,一些碎片又从车上震掉。”吴从磊解释。
根据这一线索,民警继续追踪。此后,民警每遇到十字路口,都是兵分三路搜寻线索。随着追踪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车辆散落物被发现,这些发现无疑为民警指明了方向。“后来,我们甚至还在路上找到了车辆上掉落的前唇,找到的线索越来越多,也让我们大受鼓舞,感觉离破案越来越近了。”吴从磊介绍。
一直搜索至距离事故现场将近五公里的路面上,民警发现一根软管。在捡起这根软管的同时,吴从磊习惯性地用手电筒往周边照了照,发现旁边的树林内停着一辆小轿车。
“一辆车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停在这么偏僻的树林里不太正常,会不会是肇事车?”吴从磊心中一动,便带领民警向该车跑去,发现该车前方有碰撞痕迹,前挡风玻璃也已经破碎。经过比对,这辆车就是肇事车,追踪组民警长舒了一口气。
“找到了……”吴从磊立即向黄健报告。此时,距离接到报警仅两小时。
以车找人,抓获肇事司机
肇事司机虽然已不在车内,但有了车辆信息,找到车主似乎并不是难事。
然而,民警根据车辆信息拨打车主电话时,却提示车主预留的电话已经停机。于是,一组民警在现场固定证据,其他民警立即前往车主属地派出所寻求帮助。
在派出所民警和当地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民警很快找到了车主家中。经调查,车主当天并未开车,而是在前一天将车借给了表兄弟李某。
很快,民警找到李某家中,就地展开突审,李某如实交代了肇事逃逸的事实。李某是一名渣土车司机,事发前已经上了一整天的班。
3月18日晚上交接班后,和人一起喝了点酒“解乏”。身为职业司机,他明知酒驾违法,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开车回家。据其交代,在开车回家途中,他由于劳累竟然睡着了,直到撞上电动车才猛然惊醒。事发后,他曾在现场停留了几分钟,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逃离现场。
而李某深知在国省道有监控录像,在逃离现场100米左右,便右转进入一条小路继续逃逸。途中,他还多次在路口转弯,企图掩盖逃跑踪迹。
尽管李某费尽心机,民警还是通过耐心搜索、研判,在零星的线索中发现蛛丝马迹,成功找到了被李某藏匿的肇事车辆,进而将其抓获。
目前,李某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而一个鲜活的生命因他骤然消失,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创伤,却需要漫长时间去抚平。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交警部门提醒广大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要及时停车报警、保护伤者、配合调查,绝不可逃离事故现场。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冯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