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拿到香港身份证已经有一年多了。
如果没人提醒,我甚至想不到自己已是“新港人”。
我依然长居深圳,依然做着原来的工作,生活的半径和内容与过去毫无二致。
但如果仔细想想,这一年来我还是有一些变化的。
01
— Dr小鱼 —
最明显的变化是去香港的次数多了
也不知道为啥,这一年来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需要去香港。
一会是办银行卡,一会是搞股票账户,一会又是银行卡/股票账户/电话卡有什么问题。
有时候是一些工作的需要,有时候是朋友的相约。
还有是陪孩子香港去考试(SAT)、探校、看展……
总之,这一年来我去香港的频率比过去增加了不少。
或许也是因为拿了香港身份证后,不用考虑7天限制时间的原因吧。
02
— Dr小鱼 —
看了好几次房子
看房是我长久的爱好之一,我一直挺喜欢到处看房子的,拿了香港身份后,我也去香港看了几次房子。
但每次看房子,都有一种“气不打一处来”的愤怒。
一般的房子,完完全全看不上!
看得上的房子,完完全全买不起!
每次看完香港的房子,都有一种心塞和窒息的感觉。
回到深圳后,顿觉空气新鲜、神清气爽,感恩生活的美好。
回头想想,我为啥要去看香港的房子受这冤枉气呢?
还不是因为拿了香港身份证,才有了这“非分之想”。
03
— Dr小鱼 —
真正意识是“新港人”的时刻
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是“香港人”,是我家大儿子申请香港本科的时候。
打开申请香港的大学官网,本科入学申请分了不同的通道。
以港中文大学为例(其他大学都这样)
港中文的申请入口
我们要进“非联招”通道,这是本地生非DSE的申请通道。
进去后,会要求填写香港身份证号码。
港大的申请界面
这意味着我们是以本地生的身份申请香港的大学。
说起来好笑,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去年底申请香港的大学时,我们压根不知道这一届形势有多严峻。
我们还是抱着过去的想法,“拿香港保底”、“顺手申个香港”,相当狂妄地只申了港前三。
更可怕的是,还全部申请的香港最热门的专业,且没有任何兜底志愿。
但幸运的是,去年12月底孩子就获得了港科技的面试邀请,并顺利拿到了录取offer。
录取通知书上的学费再一次让感受到惊喜。
国际生学费是185000港币/年,而本地生是44500港币/年。
差距真的不是一般地大!
只因有了香港身份证,孩子上大学直接节约了50多万。
两个孩子如果都在香港读大学,可以节约100万多。
04
— Dr小鱼 —
思想和心态都发生了转变
我家孩子录取了香港科技大学以后,我一直很感恩这份幸运。
之前我从未想过去香港工作或生活,哪怕是拿到香港身份后。
我获批的是香港优才,与高才通的“工签”性质不同,优才计划类似一种“技术移民”,它的续签比高才要求低。
但现在,我的想法变了。
因为成了“新港人”,我喜欢上了香港,我是真的想为香港多做点贡献。
我在香港开了公司,期待能把香港的业务开展起来,多纳点税,还加入朋友在香港的教育科技公司,为他们做品牌推广策划。
香港开放人才引进的目的也是希望人才们能多做贡献,如果人才们只到香港“薅福利”,香港又拿什么来发福利?
我还准备在香港买房或租房,也许今年也许明年就搬到香港去生活。
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会在深圳呆到退休,等孩子长大后,我就回成都生活。
没想到,人到中年换了个新身份,突然又想换个地方生活,重新开启一段新的冒险之旅。
人生多么奇妙啊!